我本善良 發表於 2012-8-15 21:25:10

【溫病條辨 解兒難 痙因質疑 06】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red>溫病條辨 解兒難 痙因質疑 06</FONT>】</FONT> </P>
<P>&nbsp;</P>
<P>&nbsp;</P>痙病之因,《素問》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P>&nbsp;</P>此濕字,大有可疑,蓋風字誤傳為濕字也。
<P>&nbsp;</P>余少讀方中行先生《痙書》,一生治病,留心痙証,覺六氣皆能致痙。
<P>&nbsp;</P>風為百病之長,六氣莫不由風而傷人,所有痙病現証,皆風木剛強屈□之象。
<P>&nbsp;</P>濕性下行而柔,木性上行而剛;單一濕字,似難包得諸痙。
<P>&nbsp;</P>且濕字與項強字即不對,中行《痙書》一十八條,除引《素問》《千金》二條,余十六條內,脈二條,証十四條,俱無濕字証據。
<P>&nbsp;</P>如脈二條︰一曰︰痙夫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二曰︰《脈經》云︰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
<P>&nbsp;</P>皆風木之象,濕之反面也。
<P>&nbsp;</P>余十四條︰風痙致痙居其十,風家禁下一條,瘡家禁汗一條,新產亡血二條,皆無所謂濕也者。
<P>&nbsp;</P>即《千金》一條,曰︰太陽中風,重感於寒,濕則變痙也。
<P>&nbsp;</P>上下文義不續,亦不可以為據。
<P>&nbsp;</P>中行注云︰痙,自《素問》以來,其見於《傷寒論》者,乃叔和所述《金匱》之略也;《千金》雖有此言,未見其精悉。
<P>&nbsp;</P>可見中行亦疑之。
<P>&nbsp;</P>且《千金》一書,雜亂無章,多有後人羼雜,難以為據。
<P>&nbsp;</P>《靈樞》《素問》二書,非神聖不能道,然多述於戰國漢人之筆,可信者十之八、九,其不可信者一、二;如其中多有後世官名地名,豈軒岐逆料後世之語,而先言之哉?且代遠年湮,不無脫簡錯誤之處。
<P>&nbsp;</P>瑭學術淺陋,不敢信此濕字,亦不敢直斷其非,闕疑以俟來者。</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溫病條辨 解兒難 痙因質疑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