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0 03:59:31

【布勞】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布勞</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Blau,PeterMichael</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布勞生於一九一八年,一九五二年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取得博士學位後,曾先後任教於偉恩州立大學(WayneState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go)和哥倫比亞大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的主要貢獻有三方面:1.為交換理論的先驅,主要著作為〔社會生活的交換和權力〕(ExchangeandPowerinSocialLife,1964)。</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為科層組織(bureaucracy)的主要發言人之一,主要著作為〔科層組織的動力〕(TheDynamicsofBureaucracy,1963),以及和米爾(MarshallMeyer)合著的〔現代社會的科層組織〕(BureaucracyinModernSociety,1972)。</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為美國社會的經驗研究者,和鄧肯(OtisDuncan)合著〔美國職業結構〕(AmericanOccupationalStructure,1967)。</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美國職業結構〕一書中,布勞和鄧肯共同發展「地位獲得模型」(statusattainmentmodel),應用「路徑分析」(pathanalysis)描述世代(父子)之間的教育和職業地位的獲得過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個模型融合各代與每一代社會流動的分析於一模型中,也就是在探討個人的教育和職業成就得自於根源的情形,以及個人目前職業成就和最初職業的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地位獲得模型」中,布勞和鄧肯採用父親的教育程度與職業地位作為「外衍變項」,「內衍變項」則包含了個人教育程度、初次職務,以及一九六二年的職業地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中,個人教育成就扮演著樞紐角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方面接受來自出身(父親的教育程度與職業地位)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對個人的職業成就產生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比較模型中教育承「先」啟「後」的功能,以及出身背景對個人職業成就的直接影響,可以說明「天賦地位」(ascribedstatus)和「獲得地位」(achievedstatus)在地位獲得過程中的相對重要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布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