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12-8 12:09:01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樂觀主義】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樂觀主義</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樂觀主義(Optimism),最初使用這一名詞大概是特來沃(Tr&eacute;voux)的耶穌會士,在主編科學與美術史故事的機會,論萊布尼茲的自然神學時,創鑄的這一名詞,時間是西元一七三七年二月。</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個名詞,到現在有五種意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一、是對萊布尼茲的神學而使用的,本文即以此意義為主,而加以詮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二、在絕對的意義下,指的是「凡是有的就是好的」,惡只是一種現象與一個相對而不相當的看法,這是斯多噶、斯賓諾莎,特別是波蒲(Pope)的思想(Whateveris,isRight,Essay,一二九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三、是一種精神態度,乃是向好的一面看一切事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四、是一種輕蔑意義,有些阿Q的精神,此意義為康德所指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第五、是一種期待轉好的精神:比如我們對經濟復甦的期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現在我們就第一種意義,加以詮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根據第一種意義是說:現在的世界,乃是最好的或最幸福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種意義一方用於宗教,一方面也用於哲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柏拉圖認為有一種仁慈的神的智慧存在,斯多噶派也如此承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宗教家們往往說:神愛世人,這也是一種樂觀主義的思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最出名的樂觀主義是萊布尼茲的主張,他在一七一○年出版的自然神學論中,努力解釋惡的各方面,並企圖予以取消惡是真惡的看法:形上惡、物理惡與倫理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萊布尼茲的整個哲學是建立在普遍和諧與上帝常是從最好的部分作選擇的原則上,他認為自然界與超自然界(天主教與基督教所認為的神恩界)應該是調和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為此,每種完美,每種限界,都是有其價值的,沒有一個自立體在神前是絕對可以輕視與可以寶貴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神更愛一個人超越一切猛獅,他有一個過度的原則:一切皆為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神由於靈智的單子,是不能建立一個條置不好的體系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外,宇宙的變動應該有一個道德意義,一個事件的倫理學(單子論八十八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精靈世界(包括人)中,一切都有其自然的賞罰,有一個正義的內在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字宙的樂觀終結(上帝創造最好的世界),在精靈世界中,有一個樂觀的方法,最好的工具與和諧的因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萊布尼茲指出古代智慧的不足,應該說在上帝內有仁慈(同上,八十八節),在人內有純愛,因為「斯多噶派強制的忍耐是不夠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上帝創造的善利,由於人輕視濫用神恩而成為罪,惡不是上帝所正面願意的,只是為了更好的事,才准許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上帝在造世前的意志是要善的全歸於善,如果沒有什麼阻止善的發生,上帝的這個志是有效的,神在造物後的意志,因為賜給了人自由意志,才有彼此的衝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罪惡是來自界限,而不是來自神的意志,神願意好,而人有意志或智力的缺陷,因而惡事產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近世,在科學方面,是進步生義,是一種樂觀主義的繼續,而哲學上,也有相當巨大的力量,樂觀主義在許多哲人的思想中彌漫。</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然而如果上帝萬能,還更能有更好的世界出現,至少在理論是如此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趙雅博)</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418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樂觀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