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六 瘡瘍 醫案1075】
升陽調經湯 (東垣) 治瘰 繞頸,或至頰車,此皆出足陽明胃經中來,若瘡深遠,隱曲肉底,是足少陰腎經中來,乃戊脾傳於癸腎,是夫傳與妻,俱作塊子堅硬,大小不等,並皆治之,或作丸亦可。
升麻(八分) 葛根 草龍膽(用酒四次制炒) 黃芩(各四分,酒製炒) 連翹(五分) 廣術 荊三棱(二味俱酒製炒) 炙甘草(各四分) 當歸梢(三分) 桔梗(五分) 芍藥(三分) 黃柏(酒炒,二分) 知母(酒炒,一錢) 黃連(酒洗,五分) 黃芩(生,四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稍熱服。
外另稱十帖之數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
服藥時,足高,去枕仰臥,噙一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在後,送下丸藥,服畢寢臥如常。
引用: 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86%AB%E5%AD%B8%E6%AD%A3%E5%82%B3/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