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 和解之劑 黃芩湯】
黃芩湯《張仲景方》治太陽、少陽合病下利。
黃芩湯用甘芍并,二陽合利棗加烹,治太陽、少陽合病下利。
黃芩三兩、芍藥、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陽邪入裏,故以黃芩撤其熱,甘草、大棗和其陰。
此方遂為治痢祖,後人加味或更名。
利,瀉泄也。
痢,滯下也。
張仲景本治傷寒下利,機要用此治痢,更名黃芩芍藥湯。
張潔古治痢,加木香、檳榔、大黃、黃連、當歸、官桂,名芍藥湯。
再加生薑與半夏,名黃芩加生薑半夏湯。
張仲景方。
前證兼嘔此能平。
單用芍藥與甘草,芍藥、甘草(炙)等分,名芍藥甘草湯。
張仲景方。
散逆止痛能和營。
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虛,兼能行氣。
腹痛者,營氣不和,逆於肉裏。
以白芍行營氣,以甘草和逆氣,故治之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