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百家姓。史姓】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9-7 00:42
標題: 【百家姓。史姓】

百家姓。史姓

 

姓氏:史

 

祖宗:倉頡

 

分類:以官為氏

 

姓氏起源: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

 

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

 

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

 

2、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一。

 

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

 

3、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

 

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郡望:1、健康郡:十六國前涼置郡,治所在今甘肅高臺西南。

 

北朝魏廢。

 

2、宣城郡:晉太康二年(西元281年)置郡。

 

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西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國,治所在高密。

 

西晉複置國,南朝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市東)。

 

4、京兆郡:漢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內右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

 

治所在長安。

 

堂號: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

 

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

 

並且交待說:“我死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

 

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

 

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

 

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

 

遷徙分佈: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佈於全國各地。

 

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縣西北)。

 

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

 

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于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臺縣)。

 

史丹後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

 

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

 

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

 

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

 

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代,史氏還分佈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佈江南。

 

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