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史前石雕】
石刻藝術是由史前時代打製石器工具的技術發展出來的。
在新石器時代,由於磨製技術的發達,石器工具便從實用而兼顧到審美的需要。
工具的適用,也即是適意,而適意者,即適合人類生理與心理的要求也,這也就是石刻藝術審美的基礎。
一般而言,中國石刻藝術的起源,約有三類:其一是工具紀念(如石斧之精者為圭、紡輪為璧、砍刀為璋、方刀為笏…),其二是裝飾配件(如石珠、石管…等),其三是動物崇拜(如石鳥、石獸…)。
本處所說的史前石雕乃指以審美為主的雕刻。
在中國最有名的史前石雕是現藏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的石鳥,以及現藏美國納爾遜博物館的玉鳥;
前者是河光石加工製成,人為的痕跡較少,後者是硬玉雕磨而成,人工痕跡較多,均為五千年以前之遺物。
在西方約在舊石器末期,便出現女性人體雕刻,其中奧地利出土與法國出土的裸女都是性的崇拜。
中國的史前石刻反映了拜物的特性,和西方崇拜人體是一不同的文化傳統。
(袁德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58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