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上表混合層】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2 08:14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上表混合層】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上表混合層

 

海水表面由於受星球吸引力、自轉、大氣流動、緯度及受熱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某一地區在某一時間所具有其特殊的代表性。

 

此處茲分成鹽度、溫度及密度三種,來說明海洋上表混合層海水的特性。

 

上表混合層的鹽度隨緯度之不同而有變化。

 

在赤道附近鹽度最小,在南緯二十度及北緯二十度處最大,而後愈向高緯度別又呈減少。

 

鹽度除受緯度影響外,尚受降雨、蒸發、結冰、融冰、江河水的排放量等影響。

 

有時在受風次產生混合作用時也能改變鹽度。

 

北大西洋上表混合層海水鹽度一年中最高的月份為三月份,約百分之三十六.二;

 

十一月份時最低,約百分之三十六.五九。

 

上表混合層海水的溫度以赤道附近最高,一般南半球的海水溫度較北半球為低,此乃南半球有冰冷的南極大陸受盛行風及洋流的影響所致。

 

海水溫度變化是隨日照量、垂直運動效應、洋流的流動及熱傳導效應等影響,一年中以十月份最高,每天則以下午二時到三時為最大。

 

海水的密度變化是隨受熱、降雨、融冰及江河水的流入而降低,隨蒸發、冷卻、結冰等影響而增加。

 

若海水上表混合層密度為小於下層時則會發生下沈,造成垂直運動,在低中緯度區的海水密度最低,高緯度區最大。

 

(李建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1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