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木柵指南宮】
主祀八仙中呂洞賓的廟宇,俗稱仙公廟。
相傳1882年,淡水知縣王彬林往臺履任時,迎奉呂洞賓分靈同行。
初供奉於萬華玉清齋。
文山地區的士紳感念呂洞賓保佑渡過疫疾,捐出土地於1890年開始在木柵指南山麓建廟,1891年竣工。
最早只是一座鸞堂,定期舉行扶鸞降筆儀式。
因信徒時常得到呂洞賓治病、祈夢及修道方面的保佑,所以指南宮於日治時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多次重修、擴建。
也因為得到茶農、礦主及其親朋的支持,很快便發展為臺灣北部重要的信仰聖地。
因為呂祖為儒、道、佛三教同尊,因此指南宮除最早供奉呂洞賓的純陽寶殿外,陸續增建主祀孔子與72弟子的大成殿(亦稱孔廟),主祀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道教神明的凌霄寶殿,奉祀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與觀世音菩薩的大雄寶殿,以及奉祀土地公的福德祠,祠前有依地理風水興建的七星池。
農曆4月14日呂洞賓聖誕、5月18日呂洞賓得道日時,除隆重的三獻禮外,各地信徒皆會上山參拜。
指南宮經常配合政府救濟政策,興辦各種貧民救助與急難救濟慈善活動。
臺北文山區在1995年成立老人輔導中心,指南宮也負責相關輔導事宜。
與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合作成立的中華道教學院,便設於凌霄寶殿內。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32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