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配合講論三十五法】
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下應之。
溫涼寒熱,四時氣候溫涼是也。
溫熱者,天之陽也;
寒涼者,天之陰也。
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辛甘酸苦鹹,五味是也。
辛甘淡也,地之陽也;
咸酸苦者,地之陰也。
此乃地之陰陽也。
陰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也,陽中之陽也。
陽中有陰,日中至黃昏,天之陰,陰中之陰人身之陰陽,故人亦應之。
人身之陰陽,外為陽,內為陰;
背為陽,腹為陰;
臟為陰,腑為陽。
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與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
所以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也。
陰陽者,何也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知其所則施針,循、氣上、氣下也。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脾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9291&pid=407514&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pi.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