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諸氣經義經氣臟氣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2:3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諸氣經義經氣臟氣五

 

 

●天元紀大論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陰陽應象大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本藏篇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者也。

 

●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金匱真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味酸,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其味苦,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味甘,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其味辛,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其味鹹,其臭腐。

 

●天年篇曰: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

 

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

 

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

 

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髮頗班白,平盛不搖,故好坐。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

 

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

 

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

 

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

 

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虛空。

 

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脈度篇曰: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五藏生成篇曰: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肢八谿之朝夕也。

 

●海論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

 

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十二經之海,膻中為氣之海,腦為髓之海。

 

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和,不知調者害。

 

●五味篇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

 

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

 

●大惑論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也。

 

詳眼目門。

 

●衛氣篇曰: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

 

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

 

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

 

●動輸篇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

 

四街者,氣之徑路也。

 

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輪如環,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脈宗氣也。

 

詳脾胃門。

 

●邪客篇帝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曰:以候五臟。

 

心肺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流於兩髀;腎有邪,其氣流於兩膕。

 

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

 

●太陰陽明論曰:四肢皆稟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詳脾胃門。

 

●五藏別論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所謂五臟者,藏精神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能實也。

 

●平人絕穀篇曰:平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實更虛,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

 

●邪氣藏府病形篇帝曰:天寒地冰,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詳面病門。

 

●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憂恚無言篇帝曰: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何氣出行,使音不彰?願聞其方。

 

少師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

 

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

 

詳聲瘖門。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21: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