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心物合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 10:5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 19:5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心物合一

 

心物合一論是三民主義的民生哲學思想體系中本體論的主題。

 

哲學上的本體論,是探討宇宙構成最原始、最基本的存在。

 

宇宙萬有的發生,在時間方面,必有其最原始的基因,在空間方面,必有其最基本的原素。

 

基於民生哲學的觀點,確認宇宙機成的基因和原素,是精神和物質「二者本合為一」的形而上的極則,論定這項哲理的命題,稱之為心物合一論。

 

基於上項命題,心物合一之心,不是指生理學上心臟之心,而是指發生宇宙全體大用的基本精神;

 

心物合一之物,不是指物理學上物體之物,而是指發生宇宙萬事萬物的根本物質。

 

宇宙的本體雖與宇宙的現象是相對的,但現象實由本體所展現。

 

精神和物質雖同為字宙的現象,但追溯到精神和物質所從來的基因和原素,本來就是合一而不可分的。

 

不過從形而上追溯其合一處是本體,從形而下觀察其個別象徵是現象罷了。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軍人精神教育」中指出:「總括宇宙現象,要不外物質與精神二者,精神雖為物質之對,然實相輔為用也。」

 

考從前科學未發達時代,往往以精神與物質為絕對分離,而不知二者本合為一。

 

在中國學者亦恆言有體有用;

 

何謂體?

 

即物質;

 

何謂用?

 

即精神。

 

臂如人之一身,五官百骸皆為體,屬於物質;

 

其能言語動作者即為用,由人之精神為之,二者相輔不可分離。

這裏雖指出宇宙現象要不外精神物質二者,然而卻確認此二者是「本合為一」的,這些遺教,就是三民主義哲學思想體系中心物合一論的依據。

 

心物合一的哲理,固在國父遺教中早有啟示,但此一論題的確定,卻經過縝密的研討。

 

其經過是這樣的:民國三十九年春間,研究三民主義的學者專家,在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集會多次,先就唯生論、心物綜合論、物體心用論、心體物用論、心物合一論、心物一體論、心物本一論、太極論等名稱,分別加以討論。

 

後來三民主義學術研究會成立,張其昀任常務委員,羅剛任總幹事,又在該會哲學組座談會討論多次,最後兩次,有李宗黃參加,李氏促請付表決,他說:「如果哲學組織對於本體論不能定名,則該會政治組、經濟組(討論的內容都與哲學有關)不便研究下去。」

 

乃即提付表決,當場表決結果,贊成心物合一論者多數,贊成心物本一論者亦有幾票。

 

主席詢問主張和贊成心物本一論者可否放棄?

 

原主張和贊成心物本一論者的幾位表示:祇要以「心物本合為一」釋心物合一論,而不以心物二元論釋之,則他們亦贊成心物合一論,這一名稱,遂一致通過,列入紀錄。

 

惟為鄭重起見,決由三民主義學術研究會報請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先生核示。

 

該項報請核示於民國四十年一月呈閱,同年八月間批「可」發下傳閱,以上便是心物合一論定名的經過。

 

蔣公即核可心物合一論的名稱,又相繼根據心物合一的哲理,闡示精神與物質「二者本合為一」的精義。

 

「反共抗俄基本論」遺訓中有云:「民生哲學最主要之點,是絕不同意古今哲學家把精神與物質畫分為二,致使二者間關係發生聚訟不決的難題。」

 

反之,民生哲學,承認精神與物質均為本體中的一部份,既不是對立的,也是不分離的。

 

物質不能脫離精神而存在,精神也不能脫離物質而存在。

 

宇宙的本體,應是心物合一的。

 

「宇宙與人生都必須從心物合一論上,纔能得到正確的理解。」

 

這些遺訓,正是精神與物質「二者本合為一」最好的闡釋,也就是認定宇宙的本體是心物合一的論據。

 

蔣公在自述研究革命哲學經過的階段」遺訓中又說:「我們總理的民生哲學思想,乃是不偏於唯心,而亦不偏於唯物,以民生為歷史進化的重心,可說是綜合心與物二者的最高理想,這與近代哲學界『中立一元論』完全相合。近代哲學自懷黑德教授批評『自然二分法』的錯誤以來,產生『心物合一』的理論。其大意謂物質不能離開心靈,對象不能離開思維。換言之:就是心與物二者並無嚴格畫分的界限,既無所謂物,亦無所謂心,一切惟『事』(Events)而已。這種所謂『事』,就是人類憑其精神知覺,體察自然,運用物質各項生活之總稱,也就是心與物的綜合。」

 

這些遺訓,既可據以批判唯物論、唯心論的偏蔽;

 

亦可以據以批判心、物二元論的支離,更可見心物合一論是理解宇宙與人生本質的真理。

 

根據國父遺教中所有精神與物質「二者本合為一」的啟示而定名的心物合一論,又可引國父所提到的「太極」相互發明。

 

「孫文學說」第四章中有云:「元始之時,太極(此用以譯西名伊太也)」動而生電子,電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質,物質聚而成地球。此世界進化之第一時期也。


這裏所講到的太極,有人解釋為物質,因見國父自註譯西名伊太之故,其實從原文語意,由太極、電子、元素、物質的順序,層次自明,物質是太極展顯的第四層次,何能說太極就是物質?

 

但太極亦不可從古說附會,國父曾批覆羅仁普函詢元子和太極等義,示以「欲知此種新理,須從物理化學用功,不得從古說附會。」

 

遣數中「太極動而生電子」,現代電子學有陰電子、陽電子之說,我國古籍圖示太極為「陰陽合一」的一元,如推論物質為陰性元素所從生,精神為陽性元素所自出,那麼,太極就是精神興物質「二者本合為一」的最高原理。

 

至於國父在「孫文學說」所提到的「生元」,亦可確認生元是心物合一的字宙本體的產物,因生元也有精神與物質二者合一的現象。

 

國父說:「生元者何物也?曰:其為物也,精矣微矣,神矣妙矣,不可思議者矣。按今日科學所能窺者,則生元之為物也,乃有知覺靈明者也,乃有動作思為者也,乃有主意計畫者也。」

 

生元之為物,既有知覺靈明,有動作思考,有主意計畫,由此可知生元也是基於精神與物質「二者本合為一」的本體而來,更可論證心物合一的真理。

 

(馬璧)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6 23: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