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濕證經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1:46: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濕證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太陰司天,其化以濕。

 

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濕,首如裹。

 

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

 

●痺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

 

濕氣勝者,為著痺也。

 

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百病始生篇曰: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濕中之也。

 

●太陰陽明論曰: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調經論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

 

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刺志論曰: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藏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宣明五氣篇曰:脾惡濕。

 

●五癃津液別篇曰: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陰陽應象大論曰:濕勝則濡瀉。

 

秋傷於濕,冬生欬嗽。

 

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九宮八風篇曰:兩實一虛,犯其兩濕之地,則為痿。

 

●五常政大論曰:敦阜之紀,大雨時行,濕氣乃用。

 

太陽司天,濕氣變物。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

 

●六元正紀大論曰:辰戌年,太陽司天之政,水土合德。

 

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萎不收,濡瀉,血溢。

 

丑未年,太陰司天之政,濕寒合德,黃黑埃昏。

 

民病寒濕,腹滿,身憤,胕腫。

 

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

 

●痿論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脈要精微論曰: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五運行大論曰:濕傷肉,風勝濕。

 

●通評虛實論曰: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五色篇曰:厥逆者,寒濕之氣也。

 

●長刺節論曰: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19:28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