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黃疸論治共五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1:4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黃疸論治共五條

 

 

1.陽黃證,多以脾濕不流,鬱熱所致,必須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則溺自清,溺清則黃自退。

 

輕者宜茵陳飲,大分清飲,梔子柏皮湯之類主之,若閉結熱甚,小便不利,腹滿者,宜茵陳蒿湯,梔子大黃湯之類主之。

 

2.陰黃證,多由內傷不足,不可以黃為意,專用清利,但宜調補心脾腎之虛,以培氣血,血氣復則黃必自盡退,如四君子湯,五君子煎,壽脾煎,溫胃飲之類,皆心脾之要藥也。

 

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飲,理陰煎,及左歸,右歸,六味回陽等飲,皆陰中之陽虛者所宜也。

 

若元氣虛不至甚,而兼多寒濕者,則以五苓散,四苓散,或茵陳五苓散之屬加減用之,亦可。

 

3.傷寒發黃,凡表邪未清,而濕熱又盛者,其證必表裏兼見,治宜雙解,以柴苓湯,或茵陳五苓散主之。

 

若內熱盛,而表邪仍在者,宜柴苓煎主之。

 

若但有濕熱內實脹閉等證,而外無表邪者,宜茵陳蒿湯主之。

 

若因內傷勞倦,致染傷寒者,亦多有發黃之證,但察其本無濕熱實邪等證,即當以陰黃之法調補治之,或用韓祗和法亦可,若但知攻邪,則未有不敗。

 

故孫真人曰:黃疸脈浮者,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此即補虛散邪之法也。

 

外傷寒門別有正條,所當並察。

 

4.膽黃證,皆因傷膽而然,膽既受傷,則臟氣之損敗可知,使非修緝培補,則必至決裂,故凡遇此等證候,務宜大用甘溫,速救元氣。

 

然必察其所因之本,或兼酸以收其散亡,或兼澀以固其虛脫,或兼重以鎮其失守之神魂,或與開道利害以釋其不解之疑畏。

 

凡諸用藥,大都宜同陰黃證治法,當必有得生者。

 

若治此證,而再加剋伐,分利,則真如壓卵矣。

 

5.治黃之法,本當清濕利小便,然亦多有不宜利者,說詳濕證門論治中條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19:28 , Processed in 0.1406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