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2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筆,寫字繪畫之用具,和墨、紙、硯並稱為文房四寶,並冠四寶之首。

 

根據考古發現,仰韶文化時期已使用筆。

 

1954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古墓出土的戰國楚國毛筆,是存世最早的文物。

 

戰國時代,對筆的稱謂不一。

 

楚稱筆為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到了秦始皇時,才定稱為筆。

 

時有秦人蒙恬造筆之說,〔古今注〕云:「蒙恬始造,即秦筆耳。

 

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免毫竹管也」。

 

〔筆譜〕云:「慮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毛、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呼之為筆也」。

 

傳世秦筆,於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有竹杆端部鑿成一腔,藏納筆頭;

 

也有整支毛筆,納入一個和毛筆等長的細竹筒中者。

 

兩漢出土之筆,大體和秦筆相似。

 

魏晉製筆,多承漢制。

 

到了唐宋時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書寫工具也就成為士人生活所必需,唐代毛筆的製作已相當精緻,製筆中心在安徽宣城。

 

宋代製筆業興起,湖州是新崛起的地區。

 

筆的形式也自此沿襲到現代。

 

毛筆是由筆頭和筆杆兩部分組成,其用料和式樣,直接關係到書寫的效果。

 

現存唐以前的筆,都以兔毫為主。

 

清代起,盛行羊毫。

 

筆頭原料一般分成3類:硬毫(即兔毫、狼毫、鼠鬚等)、軟毫(即羊毫、雞毫、胎毫筆)、兼毫(即以硬毫為筆心主毫、軟毫為副毫)。

 

筆頭長短可分為長、中、短鋒;

 

筆頭大小可分為大、中、小楷,再大者稱聯筆、屏筆、楂筆,最小者稱圭筆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 16:18 , Processed in 0.3125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