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絳雲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38: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絳雲樓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清初藏書家錢謙益所藏極富,既得劉、錢、楊、趙四家之書,中年構拂水山房(莊),鑿壁為架,庋藏其中。

 

入清稱疾告歸後,出所藏書,重加繕治,區分類聚,栖絳雲樓上。

 

謙益對圖書的整治,其中以絳雲樓時代最有文可徵。

 

絳雲樓乃謙益為柳如是(1618-1664)而築,柳氏,本姓楊,名愛,為吳江名妓徐佛弟子,後更姓柳,名是,字如是,聰敏慧解,知書能文。

 

崇禎13年(1640)謙益結識於浙江嘉興,14年納之為妾,絳雲樓乃為二人居住之處所,取〔真誥〕絳雲典故以為樓名,樓位於如是初訪謙益的半野堂之後。

 

崇禎16年冬絳雲樓上梁,是年除夕前入居,二人賞詠詩文,考異訂訛,翻書煮茗,略如李易安,趙德甫家故事。

 

樓高約百尺,儲藏及居住外,並有賓客廂房。

 

樓內收藏,除縹緗充棟外,更有金石鼎彝、法書名畫之屬,以謙益之善於賞鑑辨識,故所藏皆是精品。

 

對於樓內藏書數量,人皆贊嘆不已,如嘗親訪絳雲樓的黃宗羲(1610-1695)云:「余所欲見者無不有。」

 

(〔舊思錄〕)謙益顧之曾自喜曰:「我晚而貧,書則可云富矣!」

 

可知樓內藏書必有足以傲人之處。

 

至於真正典藏之數,謙益在文中只提過「萬卷」約略之數,如:「絳雲圖書萬軸,一夕煨燼」,「絳雲一炬,萬卷成灰」。

 

至於樓火之起因與經過,曹溶(1613-1685)〔絳雲樓書目題詞〕云:「其幼女中夜與乳媼嬉樓上,翦燭灺,落紙堆中,遂燧,宗伯樓下驚起,焰已漲天,丕及救,倉皇出走,俄頃樓與書俱盡。」

 

按順治6年(1649),如是曾產一女。

 

據〔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明刊宋史496卷條所引謙益卷首之記,書樓焚燬當在順治7年庚寅10月初二夜,時方雷電交作,大雨傾盆,後(絳雲)樓前(半野)堂,片刻煨燼。

 

計自崇禎16年冬建造完成至被災,共歷7載,中有宋刻孤本,劫後不可再得者甚多。

 

謙益自歎:「嗚呼!

 

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庚寅之火,江左圖籍一小劫也。

 

今吳中一二藏書家,零星捃拾,不足當吾家一毛片羽。」

 

更痛謂:「此火非焚書,乃焚吾焦腑耳。」

 

誠書林浩劫,人生鉅痛,亦是謙益藏書散佚最多的一次。

 

謙益藏書在先前居住過的拂水山莊、蘇州舊宅,或晚年移居的紅豆山莊,仍有脫於兵火而無恙者,絳雲樓所藏故未盡燬於庚寅一劫,更是事實,謙益書跋及後人書志皆屢及餘燼之事。

 

至於災後諸書歸向,歷來說法不盡相同,舉其大者,一歸松陵潘檉章,所得不出有關明史範圍,至於其他宋元善本及趙琦美鈔校本等絳雲餘燼主要部分,則歸族孫錢曾(1629-1701),使述古堂藏書一時為吳中之冠。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3 13:08 , Processed in 0.0937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