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式麥克風】 CondenserMicrophone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電容式麥克風又稱為靜電式(Electrostatic)麥克風,是一種高品質的麥克風,也是最早發明的麥克風之一。
有些人士將此種麥克風的發明歸功於愛迪生,但其正式面世,是在1931年由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TelephoneLab)所推出的。
電容式麥克風與其他麥克風相比較,其構造相當簡單,幾乎沒有任何會移動的部位。
只有一片柔軟的金屬振動薄膜(Diaphragm)繃緊裝於另一片稱為背片(BackPlate)的圓形金屬片前,二者間留有些微的空隙,形成一個電容器(ElectricalCapacitor)。
電容器透過一個高電阻,由外在提供電流造成容電狀態。
在使用時,薄金屬膜會隨聲音所造成的空氣振動而前後移動,造成電容器容電量的變化,而隨之產生強弱電流的訊號。
本質上,電容式麥克風是一種壓力麥克風(PressureMicrophone),根據音波振動造成的空氣壓力而反應,此等壓力不會隨聲音產生的方位而有所不同,因此電容式麥克風多是全指向性(Omni-Directional)的,無明確的指向性,對各方位聲音的靈敏度相近。
但是透過對背片的特殊處理或其他特殊的設計,也可製造出雙向性、心型指向性、或超心型指向性的電容式麥克風。
電容式麥克風的輸出阻抗(OutputImpedance)非常強,因此麥克風引線不能太長,必須在鄰近前置擴大機(Pre-Amplifier)處使用,或直接在麥克風內或不遠處,裝置小型的前置擴大器,以免訊號因阻抗過大而衰減。
此種麥克風價格雖較為昂貴,但頻率響應(FrequencyResponse)好收音品質佳,適用性廣,已漸漸成為一種相當普及的專業用麥克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