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訂規格】 BindingSpecification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裝訂規格乃圖書館將資料自行裝訂或外包給裝訂商裝訂時,為能達到裝訂資料的堅固耐久及柔軟等特性,所製定出的一套標準。
美國在1934年時,為促使圖書裝訂的技術能維持一定的水準,乃由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LibraryAssocition)及美國圖書館裝訂學會(LibraryBindingInstitute)共同成立一聯合委員會。
該委員會在參考加州圖書館學會(CaliforniaLibraryAssociation)的裝訂規格及在國家修復部(NationalRecoveryAdministration)指導下,製訂了A級圖書館裝訂最低規格(MinimumSpecificationsforClass"A"LibraryBinding),成為當時圖書裝訂的依據。
隨著裝訂技術及工具的進步,所謂的A級裝訂或B級裝訂已不再適用。
1986年出版的「美國圖書館裝訂學會圖書館裝訂標準」(LibraryBindingInstituteStandardforLibraryBinding)第8版,為今日美國圖書館及裝訂商在從事裝訂作業時主要的參考依據。
美國圖書館裝訂學會所制訂的圖書館標準,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一是技術規格部分(TechnicalSpecification),規定了各種裝訂技術的方法及處理原則。
另一是材料規格部分(MaterialSpecification),就裝訂作業所需要使用的布面,釘子等材料予以規定。
在技術規格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一)資料的檢查及內容型式:裝訂前必須就資料內部加以檢查是否有地圖、手稿或插頁等,再決定以何種方式予以黏貼。
(二)書頁固定的方式:主要是說明資料線裝(Sewing)及膠裝(Adhesive)的標準。
在標準中共列出5種主要的裝訂的規格,即加固裝訂(Oversewing)、摺頁線裝(SewingThroughtheFold)、雙面扇形膠裝(Double-FanAdhesiveBinding)、重裝封面(Recasing)、及平釘(SideSewing)等。
(三)書邊切齊的規定:針對裝訂完成的書籍在切口(ForeEdge)、天頭(Head)及地腳(Tail)等位置切齊等之規定。
(四)書脊部分上膠的規訂。
(五)圓脊(RoundBack)的處理標準:針對書籍精裝後在書脊處呈現凸圓形,切口呈現凹圓形的處理標準。
(六)書脊襯裡對齊的規格:書脊在裝訂後必須以軟薄布等材料對齊黏貼,以加強裝訂等之規定。
(七)圖書裝盒之規格。
在材料規格中,主要是針對裝訂時所用的各種材料,如釘子,封套及黏貼的各種用紙予以規定。
在美國,裝訂時所使用的紙質必須符合美國國家標準資訊科學類中印刷用圖書館材料之永久紙(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forInformationScience-PermanenceofPaperforPrintedLibraryMaterials,ANSIZ39.48-1984)之規定。
此外其他裝訂用之黏膠、線等材料亦有所規定。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