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杜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4 06:3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杜佑

 

杜佑(西元七三五~八一二年),字君卿,唐京兆萬年(陝西臨潼北)人。

 

生於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卒於憲宗元和七年,享年七十有八。

 

他出身望族,秉性敦厚,嗜學不厭,尤精吏職,以父蔭補任濟南參軍事、剡縣丞,歷經青苗使、和糴使、戶都侍郎、州刺史、節度使等中央與地方財政、行政的重要官職,最後轉升為宰相,甚受德宗、憲宗寵遇,終以年高體弱表請致仕。

 

死後冊贈太傅,諡曰安簡。

 

杜佑歷仕玄、肅、代、德、順、憲六朝,前後幾達一甲子,正值中唐由盛轉衰時期,但他無論為人幕僚或獨當一面,駐守地方或入主中樞,皆能發揮一己之長,為國家百姓貢獻力量,深獲朝野人士的讚揚,堪稱唐代的傑出政治家之一;

 

他又學涉古今,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考究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編纂通典一書,實亦為具有進步思想的史學家。

 

開元末年,劉秩仿周禮六官所職分門編撰,成政典三十五卷,大為時賢稱賞。

 

杜佑於代宗大曆年間獲得其書,以為條目未盡,因而予以擴充,開始編纂通典,至德宗貞元十七年(八○一),為淮南節度使時完成表進,前後歷時長達三十餘年。

 

通典之作,雖源於正史中的書、志,但矯正了正史斷代的不便,蓋其所載,上自黃帝神農,下迄唐天寶之末,肅、代以後的重要因革,間亦附載於注中,是中國第一部專論典章制度的通史,為史學開闢了新途徑,爾後發展為三通、十通,蔚為大觀。

 

通典凡二百卷,計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而以食貨為首,其所持理由是:「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通典卷一)過去從未有任何一位史家如此重視過食貨,不能不說是杜佑的卓越史識。

 

他又說:「詳今日之宜,酌晉隋故事,版圖可增其倍,征繕自滅其半,賦既均一,人知稅輕,免流。

 

離之患,益農桑之業,安人濟用,莫過於斯矣。」

 

(通典卷七)這是杜佑針對時弊所提出的一項重要理財意見,也是他在此書中的一段重要史論。

 

此外,杜佑反對「滯儒常情,非今是古」(通典券七十四),但他並不是隱諱時政弊病,而是認為復古不能解決問題,因而主張要「隨時立制,通弊變通」(通典卷四十)、「隨時拯弊,因物利用」(通典卷一八五),所以與佑同時且為其書撰存的李翰稱讚他能「師古在乎隨時」(通典原序),可見杜佑的治史,並不是為了好古,而是為了今用,其治學精神彌足珍貴。

 

由於通典卷帙浩繁,杜佑輯錄其要點,另成理道要訣十卷,以便閱覽,惜今不傳。

 

(邱添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17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4 03:26 , Processed in 0.2343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