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九一八事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4 08:4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九一八事變

 

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十時三十分,中國遼寧省瀋陽市柳條溝北面南端路軌上,忽聞作聲,炸缺鐵軌三十一英寸。

 

六小時後,整個瀋陽城市、兵工廠、北大營及其他衙署,悉為關東軍及鐵路守備隊所佔領,是為九一八事變。

 

一、事變背景在中國方面:北伐成功後,國民政府對內求國家統一,對外求民族地位之平等。

 

前者之手段見諸裁軍,結果引起幾次大規模的內戰,國家與人民的元氣受到極大的損害;

 

後者的倡的在求廢除不平等條約。

 

交涉不果的過程中。

 

民族意識高漲,一則見諸東北革委會鼓動的排日風潮,使兩國民族對立的情緒,益覺尖銳;

 

一則見諸中東鐵路事件的發生,中蘇關係見落,且暴露中國軍隊的缺點;

 

日蘇關係見漲,啟予日人在滿自由行動的信念。

 

復次,在民國二十年中,江西見朱毛共產黨的內亂,長江見一千餘里之水災,四川有劉文輝、劉湘之交訌,山東有韓復、劉珍年之私鬥,而湯山事件使粵籍中委自組國府,與南京相抗衡,日本軍人既喜中國之分裂,又知國民政府在「攘外必先安內」的前提下,採取「不抵抗」政策,遂予關東軍可乘之機。

 

在日本方面:由於東北資源豐富,且在戰略上可作為抗俄的緩衝地帶,故許多日本人高唱「日本無滿洲即不能生存」的論調。

 

國際經濟恐慌時期,日本農村經濟破產,社會解體,出身鄉間之青年軍官乃一致主張藉「滿蒙問題」的解決來抒緩日本農村的危機,同時並以武力為手段,爭取時效,俾能在俄國第一次五年計畫完成之前鞏固日本國防。

 

而關東軍之所以擅敢採取此一行動,一則在於歷史上武士可以「奉天皇之名:造成革命的既成事實」的傳統;

 

一則在於日本軍事統制系統上的缺陷,參謀木部直接受命於天皇而負對外作戰總責,不必聽諸國防部及外交部的協商。

 

故而關東寧軍壯軍官,只要能取得參謀本部人事的安排(如安排他們的同志出任駐中韓俄之軍職),自己籌得經費及計畫(強迫中國軍隊與其衝突),即可以下剋上,強迫其配合他們的行動加上「愛國主義者」的宣傳,鼓動輿論,促使政府接受既成事實。

 

國際因素:根據民國十一年華盛頓會議四國公約的協定;

 

英、美在西太平洋各島不設重防,以作為英、美、日三國海軍主力艦五、五、三比例的交換條件。

 

復由於英、美兩國對於海軍優勢的比率並未盡量利用,遂使日本成為西太平洋最強大的海權國。

 

更重要的是,國際經濟恐慌不僅使英、美、法各國之財經陷於癱瘓,社會極度不安,且使各國自顧不暇,各為其利之餘,對於國際事務,陷於不和。

 

復次,英國鑒諸布爾什維克主義勢力的囂張,在遠東極力扶植日本以對抗蘇俄,以致對於中日兩國外交的爭執上,偏袒日本,故美國國務卿言:「如果九一八事變是有人陰謀,這陰謀所選擇的時期,真是勝算。」

 

二、事變之擴大(一)朝鮮之出兵:事變發生後,瀋陽領事森島守人知中國軍隊不準備抵抗,往見關東軍高級參謀垣征四郎,要求停擊被拒。

 

總領事林久治郎亦親以電話再勸停火,兩度不被接受之餘,電告外相幣原,意為中國方面屢次求和,但由於軍隊獨斷,無法勸阻。

 

九月十九日晨十時,若槻首相召集會議,幣原朗讀外務省所得之各種情報,略言日軍並非出諸自衛…,閣議決定:不得擴大事變,禁止拓務省關東廳及滿鐵公司參與等等。

 

在致關東軍司令本庄繁電文中,且加上「勿佔領滿洲,勿設立軍政府類似機構」。

 

同時訓令擅印出軍的朝鮮軍司令林銑十郎「勿出國界,勿越鴨綠江…」,但林銑十郎竟於二十一日回電:「朝鮮軍出動,不能制止。」

 

若槻首相亦不追究,只令撤僑。

 

陸軍部亦以「奉敕不准」之強硬辭句,禁止(朝鮮軍)進兵間島與琿春(朝鮮境內鄰俄之地)。

 

參謀本部雖不反對事變不擴大之政策,但亦不肯發布制止關東軍前進之命令(此時關東軍著眼之地,在於鴨綠江及興安嶺),而其與陸軍部在電文中仍諉過中國。

 

一方面,在事變前為參謀本部所派往滿洲「制止急進行動」的建川美次,在十九日忽然同意關東軍進軍吉林、哈爾濱,且願在滿洲建立傀儡政權,以溥儀為首領。

 

關東軍乃於二十日佔長春,二十一日佔吉林省城。

 

由於受國際聯盟及美國的壓力,若槻再命退集南滿鐵路附近,不得進入北滿,並請天皇制止。

 

關東軍聲稱如天皇約束其行動,將於滿洲獨立,惟終恐刺激蘇俄,暫不進佔哈爾濱。

 

(二)黑龍江錦州之進出:同年十月,關東寧嗾使遼源鎮守使張海鵬北侵黑龍江,為馬占山擊退。

 

十一月,關東軍以蘇俄表示無意干預,乃進攻洮南昂綏鐵路,又為馬占山擊敗。

 

迨關東軍再度來犯,馬占山力戰七日不敵,齊齊哈爾省城不守。

 

瀋陽失陷後,張學良即在錦州設置行署,本庄繁宣稱不許錦州政權存在,日機一再轟炸,駐在天津之日軍,亦加入行動。

 

關東軍佔齊齊哈爾後,移兵西犯。

 

十二月十九日,限錦州政府機構於十五日內退入山海關。

 

次年一月二日,日軍入錦州,整個東北在一百天內全部淪陷。

 

三、國際聯盟干預經緯(一)柳條構變起之翌日,中國政府即決定將此全案遠訴於國際聯盟(以下簡稱國聯),此時控制國聯的英國正遭空前的危難,倫敦政要置身於金本位拋棄案中,不能(亦不願)對此事變即作急切有效之措施與策動。

 

而熱衷干預此事的美國的表現,亦遠非理想。

 

駐日美使既依原定計畫渡假,史汀生由於欣賞幣原的協調外交,既不理會美國調查人員的報告,且向日本聲明不公布其調查結果,並再三表示不可對日過用壓力,以免幣原制止軍人發生困難。

 

(二)十月八日,日機轟炸錦州,史汀生態度轉硬,提議對日經濟制裁,胡佛以恐引戰事而不允。

 

史汀生因而妳亦肯應中國之請,召集九國公約國會議或引用非戰公約,拒絕國聯邀請派代表參加會議,數次後始允派人觀察。

 

十月十九日,英、法、德、意、西五國會議,勸中日兩國直接談判,中國提出數項要求:定撤兵期限、中立國及美國襄助、根據國聯憲章、非戰公約及九國公約原則;

 

幣原提出五項原則:中日放棄侵略行為、尊重領土完整、取締妨害貿易自由及煽動國際仇恨的行動、保護日人在滿洲國的和平業務、尊重日本在滿洲的案約權益。

 

雙方各自拒抉對方要求。

 

若槻內閣亦聲言:即使滿洲日僑權益獲得保障,亦不宜印撤兵。

 

英、美既不肯發動對日經濟制裁,日本自然胸有成竹。

 

史汀生既不肯參與國聯會議,稍負責任,且又積極干涉,正給予日人挑撥離間的機會。

 

十一月五日,嫩江橋戰事發作,天津日本租界事件旋又發生,國聯行政院主席白利安再度分電中日政府,請注意不擴大事件之約束,而史汀生亦改初衷,派曾任美國副總統、現任駐美英使道威斯參加次年初之巴黎會議。

 

(三)十一月下旬,日本為緩和情勢,正式建議派遣調查團,惟不得干預軍事行動、中國軍隊須退出錦州。

 

中國堅持日本定期撤兵,同時提議設立中立區,為日本所拒。

 

十二月十日,國聯通過調查團,不干涉軍事行動,不參與中日談判;

 

日本不因調查而稽延撤兵。

 

但日軍旋於次年一月二日佔領錦州。

 

國聯主席,美、法、英三國政府,皆曾對日電表關切無效。

 

史汀生乃於一月七日發表「不承認主義」,通知日本及其他九國公約簽字國,任何違反門戶開放政策與非戰公約而訂立的條約協定,及造成的事實上的情勢,有損美國人民條約權利者,包括中國主權或領土與行政之完整,美國概不承認。

 

(四)關東軍既輕易地佔領整個東北,日本海軍亦躍躍欲試,次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藉月上海抗日團體活躍及日本僧人與中國工人毆鬥未有滿意的解決,於下午十一時三十分,突攻北市並攻吳淞;

 

十九路軍長蔡廷鍇應戰。

 

國民政府遷都洛陽,以示不屈。

 

日本加派陸軍,中國則先令裝備最佳的第五軍增援,再調江西剿共軍東來,奮戰月餘,是為一二八之役。

 

上海之戰,使原來態度冷淡的英國轉趨積極,而日本注意力既在東北,乃在英、美諸國調解下,於五月五與中國訂立停戰協定。

 

(五)國聯調查團由英、美、法、德、義代表組成,英國代表李頓任團長,民國二十一年三月,經東京至上海、南京、北平、瀋陽、長春、哈爾濱。

 

時偽「滿洲國」已成立,調查團勸日本勿予承認。

 

十月一日,調查報告書發表,對於關東軍事自衛與滿洲國民族自決兩點均加否認,認為恢復事變前的滿洲狀態,或承認滿洲國皆非辦法,主張在不牴觸中國主權及行政完整下,使東三省自治,由中日政府及東三省代表、中立國觀察員合組顧問委員會,擬訂建立自治政體方案,南滿鐵路敢為商營,與中、日鐵路合而為一實際為給日本以特殊利益,使得實惠,中國僅保留一個名義。

 

中國允改善東三省行政制度,但不同意設置顧問會議。

 

日本在七月已得知報告書內容,但由於政權已操在軍人手中,根本拒絕接受任何建議。

 

同年十二月,國聯成立一個十九國委員會,監督國聯決議案的實行,同時建議對調查報告書的事實與解決原則,作承認的準備,並對盟約第十五條第三、四兩項作引用的企圖。

 

惟英國鑒於美國民主黨大選得勝,對其遠東政策尚存觀望。

 

然關東軍已於民國二十二年一月二日攻克山海關,三日北佔中東路,十二日南破長城九門口,平津岌岌可危,當此沈悶之際,新上任的羅斯福總統,發表與史汀生相同之政策。

 

二月二十四日,國聯召開特別大會,四十二國贊成,惟日本反對。

 

三月二十七日,日本退出國聯。

 

四、結語十九國建議案之通過,僅將滿洲國摒出國際團體之外,英、美並未實施武器禁運。

 

而日本毀約退出國聯,亦未履行其加盟事先聲明之義務,更未遭到實際懲處,此國際和平制度遂不受世界之敬重。

 

就中國而言,東北義勇軍因不得救濟而失敗,士論已經沸騰,熱河失守,各地怨憤政府,有甚於九一八,使各地軍閥反對政府振振有辭,剿匪工作為之中斷,抗日之戰,遂不待充分準備而提早發生。

 

就日本而言,軍部操縱政權之況愈深,青年尉校之「革命」既得美評,於是相效成風,藉暗殺以奪權,軍紀淪亡,國家亦逐漸走向毀滅之路。

 

(王綱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95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6 19:25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