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公葬法】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1-19 09:2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劉公葬法


【唐】劉江東著

 

大凡登山尋地,先看星辰去住,情性向背。


左右交顧,朱雀朝揖,水口回迎。


方可看入手星辰,是俯是仰,勢傾左右。


然後辨脈從何來,認其生死、強弱、順逆、轉跌、斜閃。


生脈者如山中之蛇行,如檐前之水滴,如人指之有節,須要斷續。


斷處乃陰氣之所生,坐下雌雄交會處,乃陽氣之所止。


陽氣既聚,偃仰流動,一摺爲貴。


陰氣聚處,情分厚薄。


陽氣聚處,以定淺深。


死氣之脈,形如溜竹,硬直不動,坐下無有交會。


合掌直牽,更如甕肚鼈裙,此名死氣。


生死既得,要知順逆。


順逆者正側來皆有。


如正落之脈,垂下爲順,如人面鼻垂,到鼻頭下卻要擺轉腳斜出,便是順來逆受。


逆脈者如人身左右斜來走閃,臨入手卻要擺轉腳下正出,此是逆來順受。


然看蓋穴入手,有順無逆,何以見之?


此乃上住,不須用饒減,卻是翻倒上尖下圓乃順逆相混,但蓋穴後平緩,所謂緩至不怕安絕頂是也。


順逆分別,要知強弱。

 

強脈者,全陰之勢,如劍脊來勢勇猛,露而不隱,來而不受,小人之義,所謂強也。


弱脈者,全陽之勢,來如偃仰,軟弱困倦,隱而不露,受而不來,君子之義,所謂弱也。


強弱分明,細定轉跌斜閃。


轉跌者,如瓶中之瀉水,如杖中之轉球,或左右伏而再起,名爲轉跌。


走閃者,如人身上脈,胸前正落,卻擺轉左右氣堂出穴,又如玄武嘴長,流到動處,雖有腳出長,然有小明堂,左邊斜出閃歸左,右邊斜出閃歸右,此二件便爲斜閃之術也。


既知生死、順逆、強弱、轉跌、走閃,然後內有八般入穴,節包、珠乳、氣粘、硬塊、轉皮。


亦有近田出口者,亦有高山坐下界割者,有轉上啣柴開口者。


眠幹不易坐濕亦難,節包硬塊入手,必出球檐。


珠乳氣粘,定知出口。

 

球檐者,切要三門永閉。


出口者,定須來路分明。


識此造化無疑,方可用工倒杖。


倒杖之法,要看脈從何來,氣從何合。


大凡正出正結,總有大小八字,分三路,謂之三龍。


要看中間一股脈落,脈上細認滴斷處便是小八字球檐,員處爲陰。


下有兩邊蝦須水送到脈下合,謂之葬口,尖處爲陽。


上出者,上有三分,謂之三陰從天降,下有三合,謂之三陽從天升。


穴之俯者,上要取第三分,球檐滴斷處正立標准,下取和一合水坐處,正立標准,卻將一線立于兩准頭上,便是淺深定向之法。


外將一杖從兩邊腮水量度深淺,相去五尺則穴深五尺,若是七尺則穴深七尺,若得一丈亦然。


如是穴若仰者,卻將一杖從小明堂正立一標准,以一線系球檐標准之上,卻將前標准線與上面球穴看上線,一同牽過爲定。若是依前許多,尺寸亦如是。


約定尺寸了,又將一線橫牽兩邊魚腮發水處,下約二尺,兩邊各立標准,便是十字,開圹要在十字之中便是。

 

枕龍之法,若是高了一尺,爛了上截,低了一尺,爛了下截。


若定了高低尺寸,又要看情分厚薄,倒杖放棺,頭正枕球檐,不關不脫。


若是偏歸左邊,定左邊黑爛,若是偏歸右邊,定是右邊白朽。


若是得明師指示前親後倚之訣,爲人蔔葬萬無一失,若是正出正結,須要三合入手,看三合名字者,住處隱然爲第一合,貼身雌雄交媾爲第二合,左右龍虎交會爲第三合。


其側出之穴,亦有一股陰流腮水送到脈盡合處,亦有股明股暗,亦有一片三叉者。


側出之穴多是逆來順取,倒杖放棺亦枕頭球檐之上,然後略拔棺腳三分正對一片,撫到陰流腮水住處,隱然爲的,中正不必饒減。


自有饒也,又不可取脈之余氣盡處爲向,此大謬矣。


大凡側穴,要認那邊是生,那邊是死,若知生死,定知枕生氣,出死氣。


但知是正側二穴,皆有前親後倚之理,生死二字不同。


後倚者要知厚薄,棺頭正枕球檐,不開不脫謂之後倚。


棺腳要對其二水合處,要知生死爲的,中正無偏者謂之前親。


後有一等小小圓而結穴,多是上尖下圓,上聚下散,此乃截金頭枕金頂。


此是蓋穴,不必饒減,卻要順下,圓峰之後更爲來脈細小,金頭微微突起圓金,若是腦平便爲氣散不成地也。


若上聚之穴,雖無二水小明堂,卻是陰陽相交,順逆相混,要看左右剪裁。


只是開井放棺在于球檐下二尺,用工掘開,不可太深,開穴太深只是死肉,壞爛下半截棺。


蓋穴名爲塞桶漏,所以經雲:


緩至不妨安絕頂,急來不怕葬深泥。


若人明得此訣,爲人蔔葬萬無一失。


倒杖精通,憑十字剪裁。


掩土之法,蓋穴作墳要短不宜長,明堂要兜起,若是不兜,墳頭太長,必主退盡田園,中房死絕。


粘穴掩土堆起墳頭,墓後要接來脈,墳墓要圓,不可太長,若是長墓,定主養孕不真,只是不發福者。


標准之上與穴中之准相登,其繩與穴准及明堂之准地面相平,卻用杖約量高低尺寸,則淺深之法亦如之。


此不必求合,以來山所屬步量之法,淺深得乘風水自成矣。

 

引用:http://www.360doc.com/userhome/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廉貞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6 21: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