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詞典·腸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24 17:0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醫詞典●腸癰


病名。


癰疽之發腸部者。


出《素問●厥論》。


多因飲食失節,暴怒憂思,跌撲奔走,使腸胃部運化功能失職,濕熱邪毒內壅於腸而發。


《外科正宗》卷三:


“腸癰者,皆濕熱瘀血流于小腸而成也。


由來有三:


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腸胃傳送不能舒利,敗血濁氣壅遏而成者一也;


婦人產後,體虛多臥,未經起坐,又或坐草(胎產)艱難,用力太過,育後失逐敗瘀,以致敗血停積腸胃,結滯而成者二也;


饑飽勞傷,擔負重物,致傷腸胃,又或醉飽房勞,過傷精力,或生冷並進,……氣血凝滯而成者三也。”


《金匱要略》: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複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


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主之”。


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劑。


若初起小腹疼痛,脈芤數者,可用大黃湯輕下之。


若腸癰已潰膿者,則疼痛淋瀝不已,治宜托而補之,可選用七賢湯內服。


由於癰生腸而部位不同,又有大腸癰、小腸癰、直腸癰之別。


包括有急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等。


證治參見有關各條。


若腸癰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癰疽之內外治法。


若傳統治療或保守療法難於取效,而膿將成並有形成潰膿之勢者,則應手術治療。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24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10 14:25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