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原】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42:37 | 只看該作者

他如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表邪陷入),腹痛欲嘔,與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達邪出外)。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誤下寒格吐下,食入即吐,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此三者,皆寒熱、濕熱、虛實夾雜為病,與瀉心同一方法。


又有發汗後邪氣已去,腹中脹滿(濕氣),與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泄濕補虛,此又虛邪入腹中治法也。


若夫膈膜以下,病及地氣,不外胃中、腹中、少腹三者而已。夫胃為中土,藏垢納污,萬物皆歸焉,故邪入胃腑,即不能外達,必從下解,或邪熱與胃腸渣滓搏結,或邪熱與膀胱血結,或邪熱夾濕鬱極走於肌肉,致身發黃。


匪直此也,陽明腑實,必病及三陰:胃脾相為表裡,太陰脾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咽乾;


當臍屬少陰,少陰腎脈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少腹屬厥陰,厥陰肝脈絡於肝,循陰器,故煩滿囊縮。


三陰屬臟,五臟藏而不瀉,其可瀉者,惟胃腸而已,此承氣諸湯所由立也。


承氣云者,謂承天氣以平地氣者也。


亦有邪由陽明經(「經」字宜著眼)傳太陰經,由太陰而少陰而厥陰,成可溫之證者,此寒濕重者也,詳見裡寒條下,茲不具論。


端以陽明腑實,必審其確實證見,如腑實則日晡(未、申時,陽明主令)。


必有潮熱,或如瘧狀。


其熱未潮者,裡未結也;


其發熱微惡寒者,表未解也。


皆不可與承氣。


即腹大滿不通,僅可與小承氣(厚朴、枳實、大黃)微和胃氣,勿令大下。


若日晡潮熱,或手足?然汗出,(四肢為諸陽之本,汗出則陽氣已盛於土中,以此為驗大便硬一法)。


多汗則津液外泄,胃中必燥,燥則大便必硬,腸有燥矢,則必譫語,或獨語如見鬼狀,或腹滿痛,或繞臍痛,或心以下按之硬,或煩躁發作有時,或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裡邪結實,陽氣不能外達,往往微似惡寒,甚而厥逆(熱深厥亦深),舌苔必板濃欠津,或黃或黑,皆宜大承氣湯速下之(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大黃用酒洗先煨,以緩其性。芒硝後下,欲其先軟化而後行也)。


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席,惕而不安,微喘直視,此皆陽明危證,脈弦者生,澀者死。


弦則以其尚能制土,若澀則氣血已枯矣(亦有邪結脈澀,氣血尚未盡枯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43:00 | 只看該作者

又有陽明、少陽合病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洪緩是陽明脈,為不負。弦緊是少陽脈,為負。負,木克土也)。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


遲而滑者,內實也:宜大承氣湯。


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邪結不通),有宿食也,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乾者(少陰證),急下之;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肝邪傳腎),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又有發汗後不惡寒,但蒸蒸發熱者,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調胃全在甘草。恐傷中焦,故不用朴、實)。


太陽病未解(未出汗),脈陰陽俱停,先振栗,汗出乃解。


但陽脈微者,先汗出乃解;


但陰脈微者,下之乃解,宜調胃承氣湯。


其有脾約者(精液不足,脾氣約束)。


大便必難,宜麻仁丸(即小承氣加麻仁、杏仁、白芍),潤脾泄肝,緩化行之。


其有直腸津液內竭,欲行不行者,宜蜜煎導法、豬膽汁導法(膽汁導法尤效)。


又有太陽病不解(經邪不解,勢必傳腑),熱結膀胱,以致蓄血,其人如狂(熱甚血凝,上干心包),血自下,下者愈(亦有血下而脫者,不可不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44:36 | 只看該作者

其少腹急結者,宜桃仁承氣湯(桃仁、大黃、芒硝、甘草、桂枝);


重者,少腹硬滿,其人喜忘(血凝則心氣結),甚則發狂,小便自利,(蓄血在血分,不在氣分),矢雖硬,大便反利(血性滑利),其色必黑(內有瘀血),或漱水不欲咽,皆蓄血見證,抵當湯下之(水蛭、虻蟲,熬一次,大黃、桃仁)。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又別有治法。


其有熱而少腹滿者,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即以湯藥作丸)。


此見證較輕,故用丸以緩下其血。


若脈沉結、少腹滿、身黃、小便不利(不利知為濕熱),此非血結,但濕熱不行耳,茵陳湯下之(茵陳、梔子、大黃)。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此為瘀熱(濕與熱合)在裡,身必發黃,茵陳湯主之。


熱利下重(後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大病瘥後,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牡蠣、澤瀉、葶藶子、蜀漆、花粉、商陸、海藻)。


凡此皆治地氣為病者也,所謂六經不外三焦者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45:51 | 只看該作者

試再言經邪。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按:循經傳,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六經傳遍,七日從太陽病漸次而減。今云二三日以上,當指五日以上之二三日言)。


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黃連、阿膠、黃芩、芍藥、雞子黃)。


此少陰傳經之熱邪,有熱無結,故用降火養陰法。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與甘草湯;


不瘥,與甘桔湯,此少陰虛熱上爍,故用甘緩辛開苦降法。


少陰病,咽傷生瘡,不能言語少含咽之)斂火降逆。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而煩者,主豬膚湯(白蜜、米粉,豬膚湯和服)。


此陰虛化燥,故用甘咸潤納之法。


又有病後脈結代,心動悸者,主炙甘草湯(炙甘草、乾地黃、麥冬、麻仁、阿膠、生薑、人參、桂枝、大棗)。


此邪已去盡,氣血兩虧,經脈失養,燥結不通,故以甘涼潤養為主,尤妙在大甘緩之於上,佐辛潤通其脈絡,所以治脈結代心悸有殊功。


又有汗、吐、下後,病已向愈,而心胃之間尚有留邪結氣,以致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覆代赭湯主之(旋覆花、人參、生薑、炙甘草、半夏、代赭石、大棗)。


此散結補虛法也。


又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無裡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主之。此兩感傷寒,一曰太陽與少陰並病。


夫太陽、少陰相表裡而位最近,猶可引之外達,從汗而解,故溫陽而兼達表。


又有少陰病四逆,四逆散主之(甘草、枳實、芍藥、柴陰傳經之邪,非直中之邪,並無脈微、惡寒等陰證,即下利一端,並非清穀,而反下重,故用疏邪散結,而不用溫陽。


若大汗、大下後,陽氣大虛,則當以扶陽為急務。


論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47:52 | 只看該作者

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此是陰煩)。


吐逆者,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與芍藥甘草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甘草、乾薑、附子。此陰陽兩虛之後,又復竭其陽,非此湯不能挽回陽氣,然必實有陽虛見證,方可用)。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


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


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證),又下利(清穀)、厥逆、惡寒者(三者皆虛寒內證)。


四逆湯主之(急當救裡)。


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雖有表證,急當救裡)。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二便俱利,內陽將盡)、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雖有外熱表證,而裡證重極)。


脈微欲絕,四逆湯主之。


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來安靜,(陽虛有二證,陰陽兩虛者畏陽,陰不虛者喜陽)。


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發汗復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陽氣不攝而煩,所謂陰煩也。然必參以他證,方不致誤)。


茯苓四逆湯主之(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此發汗太過,水邪隨陽氣上逆,比茯苓四逆湯證較重。


彼因汗、下兩傷,故用人參、乾薑;


此因汗傷水逆,故用真武鎮伏水邪,挽回陽氣。


真武屬北方水神,故取以為名。


(茯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


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此亦陽虛水逆之證,即真武證之輕者。


若再發汗,則動經氣,而身為振振搖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50:40 | 只看該作者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邪在上焦),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桂枝、甘草、白朮、人參、乾薑)。


傷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已,復以他藥下之(一誤再誤),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也。


此利在下焦,(下藥太過,大腸受傷),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澀以止脫)。


復利不止,當利其小便(分其清濁,則便自堅)。


凡此皆誤汗、誤下,傷及真陽,故轉而用溫,以救其誤,非表寒化熱之正方也。


若夫裡寒一證,不外脾腎陽虛,陽虛則化濕,故夾濕者多,治法不外四逆、真武、理中三法。


四逆一類,不離薑、附,再觀方中加減,皆欲其通陽開閉,重在腎也;


真武一類,不離苓、附、生薑,欲其溫陽鎮水,亦重在腎也;


理中一類,不離乾薑、白朮,欲其守中,重在脾也;


其桂枝附子一類,為風濕陽虛而設,欲其解肌溫陽化濕,表裡兼治,重在裡。


此治裡寒之大較也。試詳言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53:32 | 只看該作者

論曰:發熱,頭痛(表邪),脈反沉(裡脈),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急救裡,宜四逆湯(甘草、乾薑、附子。身體疼痛,表寒、裡寒陰陽二證皆有之。


雖沉為裡脈,而表邪鬱遏者亦有之。


必審其人不煩不渴,脈沉而至數清楚,一派皆屬陰象,乃可用之,切勿孟浪)!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自利不渴,屬太陰,臟有寒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凡溫熱之劑,皆可選用,故不曰湯而曰輩)。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


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寒實),不可下也,當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


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乾嘔無物,知其為飲),不可吐也,當溫之(寒散則飲化,凡治飲皆當用溫)。


宜四逆湯;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利盡而止,津液內竭。亡血,即亡陰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回陽生津)。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寒逼陽於外)、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寒邪入裡)、其人面色赤(逼陽於外,名曰戴陽)。


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寒逼陽上升)、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其脈即出者愈。


(四逆湯,面赤加蔥。腹痛去蔥,加芍藥。嘔加生薑。咽痛去芍藥,加桔梗。利止脈不出去桔梗,加人參。諸證或陰或陽,皆閉塞不通之故,故用辛溫通陽)。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厥而汗出,陽有立亡之象)。


吐已下斷(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取其苦滑,直達下焦)。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乾薑附子東加蔥白四莖,取其通少陰之陽氣)。


少陰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童便湯主之(取童便引陽藥直達至陰,經所云反佐是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主之。


所謂四逆一類,重在通陽開閉者,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55:50 | 只看該作者

試再言真武。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加五味、乾薑、細辛),或小便利(去茯苓),或下利(去芍藥,加乾薑),或嘔者(去附子,加乾薑)。


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真武湯去生薑,加人參)。


所謂真武一類,重在溫陽行水(水即是濕)者,此也。


至理中丸一方,(人參、甘草、白朮、乾薑。臍上築築欲作奔豚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枝。吐者去白朮,加生薑。悸者加茯苓。渴欲飲水者加朮,消飲生津。腹中虛痛,加人參。寒加乾薑。腹滿者去朮,加附子)。


乃大病瘥後,喜唾(胃液不藏,兼有寒飲),久不了了,胃上有寒,當以丸藥緩理之。


若桂枝附子一類,乃解肌、化濕、溫陽,表裡兼治之劑。


論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濕則身重)、不嘔不渴(濕為陰邪)、脈浮虛而澀(表裡皆虛),桂枝附子湯主之(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白朮生腸胃之津液)。


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仍當加桂(觀此條,可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


服後其人如冒狀,勿怪。


此以附、朮並走皮肉,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


其法當加桂以治之。


又有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得微汗則解(即桂枝附子湯去薑、棗,加白朮。


此條因汗出,故去薑、棗,雖用桂枝,而其意則重在甘草、附子溫陽,故以名湯。


風濕發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


治風濕,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此治風濕之大法也。他如食穀欲嘔者(必食穀而始嘔,受病在納穀之處,與乾嘔不同),屬陽明也(虛寒),吳茱萸湯主之(吳萸、人參、生薑、大棗)。


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停飲)。


又有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胃氣虛寒)。


乾嘔,吐涎沫(胃中寒飲),頭痛者(陽明之脈上於頭),吳茱萸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57:18 | 只看該作者

又有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赤石脂、乾薑、粳米)。


一服愈,余勿服。


又有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陽不衛外),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不治),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


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


蛔上入其膈,其人當自吐蛔。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黃連、黃柏、人參。先食後服十丸,漸加至二十丸,禁食生冷滑臭等物)。


凡此皆治裡寒者也。


余故曰《傷寒論》當分兩大段看法。


又有表寒壞證,如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汗出愈(麻黃、升麻、當歸、桂枝、白芍、茯苓、甘草、乾薑、白朮、石膏、知母、黃芩、玉竹、天冬)。


此上熱下寒互傷之證,病證之雜,藥味之多,為古方所僅見,觀此可悟古人用藥之法。


又有表寒方愈,因交接感其余熱,名陰陽易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散主之(男取婦 襠,婦取男 襠,燒灰,和服方寸匕,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蓋引其邪火從陰處出也)。


此又以意用藥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58:38 | 只看該作者


觀《傷寒》一書,立方錯綜變化,皆本自《內經》,用藥又與《神農本草》所載一一吻合。


余止言其大略,學人於全書講求而推展之,則操縱在我,萬病皆得所指歸矣,豈徒作傷寒書讀哉!?


按:《傷寒論》中表寒一類,本是寒燥之邪,所立諸方,只此麻黃、桂枝、葛根、柴胡四味藥,系為經邪而設,其余皆從三焦論治,與溫病原不相悖,觀諸方便知。


麻黃專主開表,溫病忌用,若嚴寒天氣,實因感受風寒,新邪引動伏邪,如吳又可所云感冒兼役之證,麻杏石甘湯,亦不妨暫用。


其桂枝一味,為溫病所最忌,以其溫裡故也。


書云:桂枝入口,陽盛(熱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寒盛)則亡。


嘗見誤服桂枝,變證蜂起,不可不知。


葛根辛甘涼潤,為陽明藥。柴胡主治邪鬱胸脅,溫病亦有陽明及胸脅證,故間有用之者。


總之,有是病則用是藥,不可拘執。


至救誤諸方,如四逆、真武、理中輩,乃為傷寒誤汗、誤下傷陽而設,皆與溫病相反。


傷寒多傷陽,故末路以扶陽為急務;溫病多傷陰,故末路以養陰為要法。


此又寒溫判若霄壤者也。


故並記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01:20 | 只看該作者

女科論

 

經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月為天之真水,故潮汐長落,上應月之盈虧,而有常期者也。


女子屬陰,血為水類,故亦上應月之盈虧,而有常期者也。


愆期則病生焉,故古人謂女子首重調經。


夫首重調經,是也,但欲調其所不調,必推其所以不調之源,從而調之,而經始調。


奈方書調經諸方,多是行氣破血之品,不知人身氣血,只有不足,斷無有餘,其見為有餘者,皆不足所致,皆不足而邪湊之所致,豈有重傷氣血而能調經之理?


又謂女子多郁,必兼開鬱。


夫郁者,不暢之謂,必用微辛微潤諸品,得春和之氣,寓生發之機,乃能暢達氣機,又豈有用辛燥干澀之藥,而能流暢遏郁之理?


《詩》云:陟得土金之氣,稟清肅之令;


微辛微潤則能通,微苦微涼則能降,而且色白形圓,象類心肺,所以主解鬱結之疾。


後人謂其清熱化痰者,皆散結之功也。


一隅三反,可類推矣。


又有先期為熱,後期為寒之說,亦不盡然。


余謂欲診其人之病,須先辨其人之氣質陰陽。


金水之質,其人肥白,多屬氣虛;


再驗之色、脈,如面色唇舌慘淡,脈息柔濡,此氣虛見證。


氣虛則脾胃不能健運,食少化遲,化源即薄,


衝任自衰,或氣不攝血,為先期,為崩漏,或氣不化血,為血少,為後期,色必淡紅,無脹無痛,陽虛化濕,必多黃水白帶,法宜歸脾一類,以補氣血生化之源。


若久則氣不化血,血虛化燥,又成氣血雙虧之候。


木火之質,其人蒼瘦,多屬血虛;


再驗之色脈,如面色唇舌多紅多燥,脈息細澀,或弦或數,此血虛見證。


血虛則肝陰不濡,肝陽內熾,或血熱妄行,為先期,為崩漏,或血虛留滯,為後期,為脹痛,法宜滋燥養營為主。


其因虛留滯者,佐咸柔以軟之,辛潤以通之,自可獲效。


久則陰虛燥急,經枯月閉,延為肝風眩暈、多怒多煩、脅肋作痛,甚則咳嗽、吐血、咽痛、骨蒸,為干血成勞之候。


又有氣血不足,燥濕之邪乘虛湊入,此類釀患,尤屬多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04:19 | 只看該作者

夫氣為水母,凡飲入於胃,賴脾肺氣機吸攝,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氣虛者,默運無權,津液不歸正,化變為帶濁,暗期腹痛,由肩背下抵腰足,無不酸痛,四肢乏力,皮裡發熱,血色紫黑晦暗。


濕熱瘀濁下行,如爛魚腸樣,腥穢異常,行後又多黃水,若濕熱瘀濁不下則腹痛更甚。


法宜於養血劑中,佐辛潤以通之,參苦辛以化之。


苦多辛多,尤必因其人之熱重、濕重用之,乃可獲效。若久久不治,則濕熱瘀濁凝聚成塊。


其初聚而未結,營氣尚往來於其間,以故推揉有聲,按之覺痛,古謂氣聚為瘕,聚散不定,即此類也。


巢氏不察其原,徒立八瘕名目(黃瘕、青瘕、脂瘕、狐瘕、蛇瘕、鱉瘕、燥瘕、血瘕),最足誤事。


其曰青瘕、黃瘕,下青黃濁汁,脂瘕精血雜下如脂膏。


濕熱下行,有明證也。


即用前法,再加咸軟,如龜板、鱉甲、決明、牡蠣之類,既能燥濕清熱軟堅,又能養陰,斷無不效之理。


嘗見痛經之證,久之血虛化燥,腸胃之外,經絡之間,結成硬塊,營氣不得往來於其間,以故堅固不移,按之不痛,古謂血結為症,推移不動,即此類也。


法當滋燥養營,或用清潤,或用溫潤,亦視其人之寒熱施之,仍須參以辛潤咸軟,自可漸化。


又有腸覃一證,經謂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搏,癖而內著,?肉乃生,大如雞卵,漸如懷子,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


此腸外脂膜受病,未入脈中者也。又有石瘕一證,生於胞中(即子宮)。


經謂寒客子門,子門閉塞,惡血當瀉不瀉,?以留止,日益大,狀如孕,堅如石,月事不下,此血凝子宮病也。


又有?癖一證,方書謂僻於肋下謂之癖,隱於臍傍,狀類硬弦謂之?,勞碌感寒則發,與痛俱見,不痛則隱,此厥陰、陽明經脈結聚也。


此三者,治以溫潤,佐以辛潤。


蓋溫潤、辛潤,氣陽質陰,有陽和解凝之功,無剛燥劫津之慮,以柔治剛,理固有一定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05:52 | 只看該作者

鞠通先生云:經謂燥淫所勝,男子?疝,女子少腹痛,此燥氣延入下焦,搏於血分,堅結不散,而成症疾,勿論男、婦,化症回生丹主之。


若不知絡病宜緩通治法,或妄用急攻,必犯瘕散為蠱之戒。


此蠱乃血蠱也,在婦人更多,為極重難治之證,學人不可不預防之也。


化症回生丹方,系燥淫所勝,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之法,方從《金匱》鱉甲煎丸與回生丹脫化而出,久病堅結不散者,非此不可。


又云:《難經》謂任脈為病,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此燥氣延入下焦,不與血搏,故發時痛脹有形,痛止無形,自不得傷無過之營血,而用化症丹矣。


老年八脈空虛,亦不可與化症丹,皆復亨丹主之。


愚按:化症丹,芳香燥藥猶嫌其多,尚宜減去;復亨丹溫潤甘辛,頗為合拍暗女子血海常虛,肝陽多沸,易生此證。


古人止分氣病、血病,立有積聚、?瘕名目,並未詳氣血因何致病之故。


後人不事推求,徒知見氣破氣,見血行血,往往用香附、烏藥、厚朴、青皮、木香、檳榔破氣諸燥藥,謂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見治不效,加以行血,如三棱、莪朮、乾漆、元胡、蘇木之類,甚有用巴豆、硝、黃諸品,破積攻堅,愈治愈結,愈結愈大,致之形消腹板,成蠱成勞,潮熱、鼻衄、上咳、下利,死而後已。


此等治法,貽誤千古。


春山先生曰:氣為血帥,血實為氣航。


蓋水淺者瘀始停,未有水足而河流壅塞者;


汁乾者物乃結,未有汁足而枝葉枯硬者。


天包乎地,表裡皆水,人為血肉之體,亦表裡皆水。


無形之陽,基於有形之陰。


血行原藉乎氣行,氣行亦資乎血行,蓋血能載氣以行也。


總之,因氣致病者,調其氣而血自通,因血致病者,養其血而氣自行;


因燥濕寒熱致病氣血者,治燥濕寒熱而氣血自調。


經云:治病必求其本。


此說最為切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07:06 | 只看該作者

嗣育一門,不外調經、葆精二法。


古歌云:山無不草木,人無不生育;


女子要經調,男子要精足。


調經之法,前已發明。


葆精之道,更宜詳究,經曰:兩神相搏(夫婦),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此先天本來之精也。


又曰: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是謂液,此後天日生之精也。


先天之精,受之生初;後天之精,生於穀氣,故精字從米從青。


欲葆精者,不徒藉資藥餌,更須調其飲食。


凡煎?辛燥等物,最易生熱,不宜多食。


至於治法,當視其人之體質為之。


氣虛者,治在脾、肺。


土為金母,金為水源,飲食之精氣,賴脾氣以散輸,資肺氣以灌溉,益脾、肺之氣,即以裕生化之源,經故曰氣歸精。


陰虛者,治在肺、心、腎,經謂鬲肓之上(心下鬲上為肓),中有父母,肺與心也;


七節之傍,中有小心,腎也。


肺、心、腎呼吸相通,君、相火動靜相隨。


生精者心,損精者亦心。


精氣生於穀氣,穀氣色白,白為五色之本;


穀氣歸心,奉君火而化赤;


赤血得金氣之敷布,下行入腎化精,歸本還原,故其色仍白;


精生於血脈,故曰生精者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09:10 | 只看該作者

然生之甚難,損之甚易,君火一動,相火隨之,虛陽潛沸於內,則所生之少,不敵所耗之多。


故陰虛者,須滋肺、心、腎之陰,以使之生,即以招攝心、腎之陽,不使之耗,心腎之坎離既濟,而肺、脾、腎之地天自泰矣。


真陰真陽虛者,治在脾、腎。


益火以治土之母,培土以生水之源,所謂先後天一氣相生者此也。


然須服溫潤、甘潤諸品,最忌剛燥金石。


嘗見艱於嗣育者,依古成方,謂溫熱能補命門,終年修服。


不知水中之火宜溫潤,不宜溫燥,陰液本虧,又加剛燥耗劫,輕則致生頭疼、牙疼諸證,甚則成目昏、瘡疽、偏枯、痿廢之痼疾,皆由於溫熱補命門之說誤之也。


然誤藥固足以致病,即不誤藥,亦僅可以治病,草木無情,斷難添精。


葆精之道,操之在己,枚叔《七發》云:出輿入輦,命曰蹶痿之機;


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


蛾眉皓齒,命曰伐性之斧;


甘脆肥濃,命曰腐腸之藥。


可知欲葆精者,總須寡欲節勞,以養其心,不使君火引動相火,相火得安其位,自不耗散真陰,再能適其寒溫,調其飲食,以裕其源,自然精足,此又勿藥真詮,葆精妙法。


精足則神氣有歸,必然多男。


古傳經淨後,單日成男,雙日成女諸說,多屬支離。


男子精勝則多男,女子天癸勝則多女,此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之義也。


男子精先至則生男,女子天癸先至則生女,此乾坤六子內陽外陰之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12:29 | 只看該作者

夫女子天癸,女子之真陰也。


馬元台曰:經云女子二七天癸至。


天癸,陰精也。


腎屬水,癸亦屬水,由先天之氣蓄極而生,故謂陰精為天癸。


王太仆以月事為天癸者非也。


《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是男女交媾之時各有精,但女子之精,以二七而至,而其月事,亦與此時同候,故經即繼之曰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西學云:女子子宮內,有精珠十五顆至十八顆不等,形如雀卵,薄膜裹之,內藏精液,是謂陰精。


女子入月之年,精珠始生,暮年月信止,精珠即無。


凡夫婦交媾,精珠迸裂,陰精與陽精交會,是以成孕。


此說與元台義同,似可憑信。


觀雞之生卵,雞腹中卵有數目,漸次生盡,則不生矣。


在人亦然。


嘗見婦人肥盛,即難成孕,以子宮為濕痰脂膜壅塞故也,


古法以二陳、二術等治之。


又見婦人破泄太早、太甚,及大病脫血後,雖調理復原,亦難成孕,想是精珠盡裂之故。


觀此則葆精之道,不獨男子為然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14:08 | 只看該作者

葆精之後,當知保胎。


夫保胎之法,不外氣血。


胞胎在腹,如天之包地,如雞之含卵,四面皆血以養之,氣以攝之,不得行一條胞脈,系腎以為根絆。


若氣虛不足以提攝,血虛不足以涵濡,則其胎自落。


彼巢元方分經養胎之說,謂十二經脈養胎,以五行分四時,殊難憑信。


人身經脈,一氣貫通,豈有分任各養之理?


以系腎而言,腰者腎之府,腎為人身之根蒂,腎虛則吸納之權廢,實足以致落,故腰痛胎必落。


大抵世之因氣虛落胎者,十之二三;


因血虛落胎者,十之六七。


其有每至兩三月即落者,總由陰虛熱爍,如涸澤之魚,不能久活。


法宜清補腎陰為主,兼忌濃味炙?、香燥破耗等物,自可無虞。


古有黃芩、白朮安胎之說,不知此二藥,系苦燥辛燥之體,與胎大不相宜,想古人為孕婦脾有濕熱者用之,後人不察,誤認為安胎聖藥,豈不相反?


吳又可謂大黃為安胎聖藥,此指客邪傳胃腑者言之,去邪即是安胎,豈無此實證,而亦用之乎?


又古人因胎氣上逆,用銀苧酒,取其鎮逆、清熱、和氣血,後人不悟此理,嘗於閃挫欲墮者,而亦用之,豈非速其墮乎?


總之,安胎之法,有客邪致胎不安者,但當去邪,即是安胎,邪早去一日,胎早安一日,經故曰有故無殞。


其有不因客邪而胎自不安者,當究其所以不安之原以治之,而胎自安。


其因閃挫欲墮者,宜培養氣血,稍參調氣治之。


至胎前雜病,如子癇、子煩、子暈、子淋、子腫、子懸、子嗽等證,大抵不外陰虛化燥、陽虛化濕兩端,隨證參酌,自可無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21:16 | 只看該作者

再胎婦平日常宜小勞,流通氣血,自無難產之患。


古方如達生散諸劑,一派皆辛燥破耗之藥,斷不可服。


鞠通先生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其說甚是。


若欲其滑利易生,常以豆腐皮加白蜜泡服,或服鴨湯、豬膚湯等類,藉水行舟,自然易產。


若夫臨產,切宜安靜,瓜熟蒂落,比喻最精。


《達生編》六字真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臨盆。


尤為切要。


其交骨難開者,如加味當歸湯:當歸、川芎、血余炭、炙龜板,尚無流弊。


他如兔腦丸、立應散諸方,皆屬霸道,斷不可從。


其有難產,至兩三日,水血行盡,氣血虧極者,急用八珍湯,去苓、朮,加阿膠、枸杞、沙苑、黃?、山藥等味,兩補氣血,虛回乃可望生;


更有虛極神昏,不知服藥者,用八珍料斤許,在產婦房中文火緩煎,俾藥之氣味,從產婦口鼻吸入,運動氣血,冀其蘇醒,醒後即以此湯緩緩與服,亦可望生。


曾經有驗,此以意用藥法也。


其有胎死腹中者,舌苔必青黯,繼而腹冷、寒戰,胎即欲化而落,宜大劑養血,稍加肉桂,氣虛者參以益氣,亦不可拘執成方,用平胃、朴硝攻下,致傷氣血。


舊訣云:面赤舌青,母活子死;


面青舌赤,母死子活;


面舌俱青,母子俱死。


此屬有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22:26 | 只看該作者

產後氣血大虧,更宜審慎。


吾鄉新產服生化湯(當歸、川芎、炙草、炮薑、桃仁),或胡椒湯、艾湯。


其生化湯活血化瘀,兒枕(少腹有塊,名曰兒枕)作痛者尚宜;


胡椒耗散真陰,艾湯助熱生風,均不可服。


其有肝虛血燥體質,平時常有肝陽上冒見證,生化湯辛溫走竄,又不宜服。


嘗有服此成痙厥者,不可不知!


產後惟有用當歸、丹參、炙草和血,稍加桃仁以導余瘀,最為穩當。


川芎辛散,炮薑溫燥,不宜多用。產後無虞保生等湯,不知創自何人,害人無算,尤當禁忌。

其有氣血虛極者,心虛、氣短、頭眩、多汗,須於前方加沙參、棗仁、熟地、玉竹養之,再參童便,導瘀下行,亦妙。


其有寒熱交作者,亦由血虛不能榮養百體所致,宜用前方大劑養血,切勿作外感治。


《金匱》論新產婦人有三病:一曰痙,二曰鬱冒,三曰大便難。


血不養肝,肝風內動,則痙,此筋病也;


血虛肝陽上越,則鬱冒、頭眩、目瞀、嘔不能食、但頭汗出,此神病也;


血虛不能濡腸,則大便難,此液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6:23:06 | 只看該作者

總之,皆陰虛血燥見證,當大劑養陰養血,如復脈等湯,最忌辛溫耗散,即有外風,亦忌風藥升舉其陽,致汗脫血暈而斃。


春山先生云:治風先養血,血充風自滅。


易一「養」字「充」字,較古歌尤勝。


又有產後隨臥,敗血乘虛上攻,或心下滿悶,或痰涎壅盛,甚則神昏、口噤,更有敗血衝心,喜笑怒罵,逾牆上屋者,多致不救。


此證不論虛實,急用熱童便灌之。


實證必有腹痛拒按情形,輕者用生化湯,重者用回生丹最妙。


若產後六氣外邪為病,當汗、當清、當下,隨證治之,速去其邪,兼護其虛。


無糧之師,貴在速戰,又不可拘於產後宜溫不宜涼之說。


《內經》有故無殞,不專指胎前言之也。


女科大要如此,學人以意參之,隨所指而進步焉,當不歧於路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6 23:25 , Processed in 0.1562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