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關閉 [複製鏈接]
5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6:07 | 只看該作者

十、濕熱病

 

葉天士甘露消毒丹證治


飛滑石 十五兩,綿茵陳 十一兩,淡黃芩 十兩,石菖蒲 六兩,川貝母 木通 各五兩,藿香 射干 連翹 薄荷 白豆蔻 各四兩。


上藥曬乾,生研細末,見火則藥性盡熱每服三錢、開水調服,一日二次、或以神麯糊丸,開水化服亦可。


王孟英注云:


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


《六元正紀》:


五運分步,每年春分後十三日交二運,徵火旺,天乃漸溫;


①芒種後十日交三運,宮土旺,地乃漸濕,溫濕蒸騰,更加烈日之暑,爍石流金。


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氣,留而不去,乃成溫熱時疫之病,而為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痛、斑疹、身黃、頤腫、口渴、溺赤、便秘、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症。


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乾黃者,是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


而薄滋味,遠酒色,尤為辟疫之仙方。


智者識之,醫家臨證,能准乎此化栽,自可十全為上。


上參喻家言張石頑葉天士沈堯封。


以上王孟英語。


①  「《六元正紀》……天乃漸溫」:


據《溫熱經緯》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6:21 | 只看該作者

葉天士神犀丹證治


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生地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各一斤。


人中黃四兩研末,連翹十兩,飛淨清黛、香豉各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各藥生曬,切忌火炒,香豉煮爛為丸、切莫加蜜。


①每重三錢,涼開水化服,小兒用半丸。


王孟英注云:


溫熱時疫諸病,邪不即解,耗液傷榮,逆陷,痙厥昏狂,譫語發斑等證,但看病人舌苔乾者,是溫邪直入血分。


酷熱之時,陰虛之體,新產婦人,患此最多,急須用此,多可挽回,切勿拘泥日期,誤投別藥,以僨事也。


②兼治痘病重毒,夾帶紫斑危證,暨痘後余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諸證。


上參葉氏本治驗。


以上王孟英語。


謹按:


本書溫病時病,皆重在人身本氣自病,皆是虛證。


王氏案中有云此二方一治氣分、一治血分,是王氏亦認為人身本氣自病也。


認定人身本氣自病,用藥乃有著落。


葉氏王氏,於治時令之濕熱病,經驗宏富、處方活潑,不愧前輩名賢。


本書時病溫病、只是重在認識原則,最後讀此二方,庶可無微不至也。


神犀丹如無犀角、不用亦效。


至於此證發生,必係淫雨多日又加酷熱,濕熱膠冱,人氣感之。


本氣自病。


如酷熱無雨、相火不降、熱而不濕,則時證發生。


反多上熱下寒之病矣。


濕熱病初起,則頭重胸悶口苦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6:39 | 只看該作者

①  考《溫熱經緯》為


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各六兩。


生地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各一斤,如有鮮者,搗絞汁用尤良。


糞清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


無則以飛淨青黛代之,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


各生曬研細,忌用火炒。


以犀角、地黃汁、糞清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


每丸三錢。


涼開水化服。


日二次,小兒減半。


如無糞清,可加人中黃四兩,研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6:53 | 只看該作者

② 「溫熱時疫諸病……以僨事也」


《溫熱經緯》原文作:


「溫熱暑疫諸病,邪不即解,耗液傷營,逆傳內陷,痙厥昏狂,譫語發斑等證,但看病人舌色,乾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皆以此丹救之。


若初病即覺神情昏躁而舌赤口乾者,是溫暑直入營分。


酷暑之時,陰虛之體,及新產婦人,患此最多,急須用此,多可挽回。


切勿拘泥日數,誤投別劑,以僨事也。


兼治痘瘄毒重,夾帶紫斑危證,暨痘疹後余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諸證。


時病本氣篇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7:23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論方解上篇

 

傷寒論方解上篇導言


本篇與傷寒論原文讀法篇對照著讀。


讀《傷寒論》者,只喜讀方,最怕讀文。


文無理路可尋,方有病證可按也。


雖有病證可按,仍無理路可尋。


前代儒醫徐靈胎謂《傷寒論》只可一章一章讀,不能整個讀。


夫所謂論者,乃整個論,非一章一章論,如按章去讀,不讀整個,何論之有?


徐氏尚不能尋出文的理路,其他更不必道矣。


本書傷寒讀法,已將整個理路尋出,讀者稱便。


茲於方中尋出整個理路,讀者由方以求文,其興趣必有更多於先讀讀法者。


如此則中醫人人皆能讀傷寒論,然後中醫學可告成立。


著者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7:38 | 只看該作者

榮氣本病方

 

桂枝湯


芍藥 桂枝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榮氣疏泄則汗出,膽經不降相火上逆則發熱,鼻鳴乾嘔榮衛分離則頭痛項強。


發熱汗出,津液必傷,表陽必虛。


榮衛分離,中氣必虛。


芍藥降膽經、降相火、斂榮氣之疏泄,炙草補中,薑棗補中生津,桂枝調榮衛實表陽也。


風傷衛氣,衛氣減少,榮氣加多,故榮氣與衛氣分離而榮現疏泄之病。


緩脈乃疏泄向外之象。


原方分量載在世行本《傷寒論》。


原方一兩,可同今之一錢。


棗有大小不同,原方十二枚,可用今之六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7:53 | 只看該作者

衛氣本病方

 

麻黃湯


麻黃 杏仁 桂枝 炙草 衛氣收斂,則無汗惡寒,體痛腰痛骨節疼痛。


肺氣不降,則嘔逆而喘。


榮衛分離,中氣必虛。


衛氣不開,表陽必虛。


麻黃瀉衛氣之收斂,杏仁降肺氣之逆,炙草補中氣,桂枝調榮衛達表陽也。


收斂之病,氣機滯塞,故不用棗,既不用棗,亦不用薑矣。


寒傷榮氣,榮氣減少,衛氣加多,故衛氣與榮氣分離而衛現收斂之病。


緊脈乃收斂向內之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8:41 | 只看該作者

榮衛雙病方

 

桂枝麻黃各半湯


芍藥 桂枝 炙草 生薑 大棗 麻黃 杏仁 脈虛,不緩不緊,卻微惡寒微發熱而身癢。


身癢為榮衛俱虛,欲自解而未能。


麻黃湯與桂枝湯減輕分兩雙解榮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8:55 | 只看該作者

榮衛雙病氣虛方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 芍藥 炙草 生薑 大棗 麻黃 杏仁 寒熱如瘧,日僅再發。


此衛氣之虛。


雙解榮衛,減輕麻黃,輕泄衛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9:10 | 只看該作者

榮衛雙病津虛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 芍藥 炙草 大棗 生薑 麻黃 石膏 形作傷寒,作渴,而寸脈弱,此津液虛而生燥也。


雙解榮衛,減輕泄衛之麻黃,加石膏以清燥也。


麻黃石膏能發越庳著。


越婢二字想係越庳二字之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9:31 | 只看該作者

榮衛雙病兼裡氣濕寒方


小青龍湯麻黃 桂枝 芍藥 炙草 半夏 五味子 細辛 乾薑 榮衛不解而心下有水氣,以致膽經不降而乾嘔發熱。


相火不降而作渴欲飲水,水入仍吐。


胃氣不降而作噫。


水入腸胃而作利。


小便不利少腹滿。


肺氣不降而作喘。


水氣上衝而作咳。


皆平日中下陽虛,寒水上淩陽位之病。


此寒水乃中下皆寒而來之水。


麻桂雙解榮衛之鬱,炙草補中氣,細辛乾薑五味半夏溫降寒濕水氣,乾薑溫脾陽,以杜其入臟。


小青龍之咳,喉間作癢,清水中加稀痰。


小青龍湯加減法,詳世行本《傷寒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9:44 | 只看該作者

榮衛雙病兼裡氣燥熱方

 

大青龍湯


麻黃 桂枝 炙草 生薑 大棗 杏仁 石膏 如非中風,而是脈緊惡寒無汗之傷寒。


平日胃氣燥熱之人,衛氣閉於外,煩燥生於內,甚至燥極傷津,身重乍有輕時。


麻黃杏仁以泄衛,桂枝以和榮,石膏以清燥,炙草薑棗以補中。


因脈緊故不用芍藥之斂也。


石膏清胃燥以杜其入腑。


杜其入腑云者,杜其腑熱之成也。


誤服石膏亡陽,須以真武湯救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49:58 | 只看該作者

榮衛病罷裡濕方

 

五苓散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枝 無惡寒發熱項強之榮衛證,而發熱心煩,渴欲飲水,水入仍吐與心悸,皆水濕隔阻相火不降之故。


朮苓澤瀉豬苓以泄水濕,桂枝助肝經之疏泄以行水。


濕去火降,故吐止、熱止、悸止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0:09 | 只看該作者

榮衛病罷裡濕表虛方

 

茯苓甘草湯


茯苓 炙草 桂枝 生薑 汗出不渴,表陽虛也。


汗出而渴,表虛兼裡濕盛也。


汗出不渴,雖屬表虛,亦有裡濕,茯苓泄濕,生薑炙草溫中,桂枝實表以止汗出也。


燥渴為陽實,濕渴為陽虛。


濕阻相火不能下降,相火灼金,故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0:31 | 只看該作者

榮衛病罷裡燥方

 

白虎湯


石膏 知母 炙草 粳米 傷寒而外有大熱。


相火外出,裡氣必寒。


裡熱實則熱聚於內,不浮於外,故外無大熱。


肢厥有陽證陰證之分,陰證裡陽虛,陽虛於內,不能達外,故肢厥,其厥有如冰冷;


陽證裡陽實,陽聚於內,不能達外,故肢厥,其厥不如冰冷,不溫而已。


陰證脈微細而沉,陽證脈滑而實,或沉而實。


陽明燥熱,故滑而實也。


石膏知母清陽明經之燥,粳米炙草生津液而補中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1:00 | 只看該作者

白虎加人參湯


白虎湯內加人參 白虎證,渴能飲水。


雖能飲水而口仍燥,此燥熱傷津之所致。


非補氣不能生津,於白虎湯內,加參以補氣,由氣生津也。


榮衛表病未曾出汗而成五苓白虎證者,服五苓白虎,必汗出而解。


裡氣和則表氣和也。


濕渴飲水仍吐出,燥渴飲水不吐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1:12 | 只看該作者

太陰脾臟本病方


四逆湯炙草 乾薑 附子 此太陰脾臟之本氣病也。


太陰脾臟土氣濕寒之人,表氣的榮衛分離,裡氣的脾臟即鬱而現本氣之病。


乾薑炙草溫補中氣,溫寒除濕以復土氣之升降,附子溫水回陽,以培土氣之根。


凡用四逆湯皆陰寒陽亡之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1:26 | 只看該作者

少陰腎臟本病方


附子湯附子 白朮 茯苓 人參 芍藥 此少陰腎臟之本氣病也。


少陰腎臟病則水寒滅火,火滅土敗,陽氣微少。


尺脈微細,但欲寐而不能寐,背微惡寒,骨痛脈沉,皆陽氣微少,陰寒之象。


水寒土敗,則木枯克土。


平日腎臟虛寒,陽氣不足之人,表氣的榮衛分離,裡氣的腎臟即鬱,而現本氣之病。


附子回陽補火,白朮茯苓補土,人參補中氣,芍藥安風木,解骨痛。


附子最動木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1:43 | 只看該作者

厥陰肝臟本病方


烏梅丸烏梅 乾薑 附子 人參 細辛 蜀椒 黃連 黃柏 當歸 桂枝 此厥陰肝臟之本氣病也。


肝臟病則下寒上熱,中虛風動。


上熱者,因下寒木失溫養,化風上衝,風衝化熱,熱傷津液,故消渴心中熱痛而饑。


下寒蚘不能居,尋胃間熱處而上,故病吐蚘。


蚘動即是陽動,故煩。


人身火在水下,上清下溫則治。


火出水外,上熱下寒則病。


上熱下寒,中土必敗。


木氣化風,木氣必傷。


烏梅補木氣,生津液,斂風氣,附子蜀椒溫下寒,黃連黃柏清上熱,乾薑人參溫補中氣,桂枝當歸溫養木氣。


而達肝陽,細辛溫降衝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2:51:59 | 只看該作者

通脈四逆湯


於四逆湯內加重乾薑 下利汗出,四肢厥冷,陽將亡也。


其脈必微而欲絕,中寒之至。


用四逆湯以回陽,重加乾薑大溫中氣。


此方名通脈者,脈生於中氣也。


曰外熱者,汗出而陽亡於外也。


此方即四逆湯加重乾薑分兩。


凡陰寒脈微欲絕,皆宜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9: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