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絡全書】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1:46 | 只看該作者

十、〔三焦〕


其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


病實則肘攣;


虛則肘不收,而取之所別也(手少陽之絡,名外關,在腕後二寸兩筋間,別走手厥陰心主者也。


此經繞臂,故為肘攣及不收之病。


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外關)。


其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三焦與心主,表裡經脈相為一合。


指天者,天屬陽,運於地之外。


手少陽之正,上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包羅臟腑之外,故曰指天而言也)。


其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中,循臂結於肘,上繞 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小指次指之端,無名指關衝穴也,上結於手腕之陽池,循臂外關、支溝之次,出臂上兩骨間,結於肘,自肘上 外廉,由會行太陽之裡、陽明之外,上肩 ,走頸中天牖之分,與手太陽之筋合此,皆剛筋者也);


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其支者,自頸中當曲頰下,入系舌本,與足太陽之筋合);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 ,上乘頷,結於角(又支者,自頰行曲牙,會足陽明之筋,循耳前上行,與手太陽、足少陽之筋屈曲交綰,而會於耳上之角孫,乃屬目外 ,而復會於瞳子 之次。


頷,當作額。


蓋此筋自耳前行外 ,與三陽交會,上出兩額之左右,以結於額之上角也)。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 ,嗌腫喉痹。


是主氣所生病者,目銳 痛,頰痛,耳後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又曰:三焦各有所出,上焦出於胃口,上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


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


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下焦者,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隨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難經》曰:上焦主內而不出,中焦主腐熟水穀,下焦主分別清濁,出而不內,以傳導。


《素問》曰:上焦如霧(氣也),中焦如漚(血也),下焦如瀆(傳導也)。


張潔古曰:霧不利而為喘滿,漚不利而為留飲,瀆不利而為腫脹。


王海藏曰:頭至心為上焦,心至臍為中焦,臍至足為下焦。


三焦有臟而無腑,其腑在氣街中衝脈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1:59 | 只看該作者

十、〔三焦〕


又曰:手有三焦(不言所在),主持乎上;


足有三焦(自臍下膀胱主足),主持乎下。


右手尺脈為命門,與心包絡脈同診,亦有三焦之稱,為命門之火,游行於五臟之間,主持乎內;


三焦通為一氣,衛於一身,為外護,主持乎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2:15 | 只看該作者

十一、〔膽〕


(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藏津汁三合)《靈樞》曰: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自目銳 ,由聽會、客主人,上抵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厘,從耳上發際入曲鬢、率谷,歷手少陽之角孫,外折下耳後,行天衝、浮白、竅陰、完骨;


又自完骨外折上行,循本神,前至陽白,復內折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由風池而下行;


自風池循頸,過手少陽之天牖,行少陽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復交出手少陽之後,過督脈之大椎,會於手太陽之秉風,而前入於足陽明缺盆之外,其支又入耳);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其支者,從耳後顳 間,過手少陽之翳風,入耳中,過手太陽之聽宮,出走耳前,復自聽會至目銳 後瞳子 之分);


其支者,別銳 ,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 (其支者,別自目外 瞳 ,下足陽明大迎之次,由手少陽之絲竹空、和 ,而下抵於 也);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其下於足陽明者,合於下關,乃自頰車下頸,循本經之前與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以下胸中)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內行者,由缺盆下胸,當手厥陰天池之分貫膈,足厥陰期門之分絡肝,本經日月之分屬膽,而相為表裡,乃循脅裡,由足厥陰之章門下行,出足陽明之氣街,繞毛際,合於足厥陰,以橫入髀厭中之環跳穴也);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其直下而行於外者,從缺盆下腋,循胸,歷淵腋、輒筋、日月,過季脅,循京門、帶脈等穴下行,由居 入足太陽之上 、中 、下 ,下行復與前之入髀厭者相合),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行輔骨之前(髀陽,髀之外側也。


輔骨,膝下兩旁高骨也。


由髀陽行太陽、陽明之中,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下行輔骨之前,自陽陵泉以下陽交等穴也),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外踝上骨際曰絕骨。


絕骨之端,陽輔穴也,下行懸鐘,循足面上之丘墟、臨泣等穴,乃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穴,足少陽經止於此);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次指本節後骨縫為岐骨,大指爪甲後二節間為三毛。


其支者,自足跗上別行入大指,循岐骨內,出大指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而接乎足厥陰經也)。


其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


實則厥,虛則痿 ,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足少陽之絡,名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別走足厥陰者也,此經下絡足跗。


凡痛厥與痿 ,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光明)。


其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


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 也(此肝、膽二經為表裡,經脈相為一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2:29 | 只看該作者

十一、〔膽〕


足少陽,繞髀陽,入毛際,與足厥陰合。


其內行而別者,乃自季脅入胸屬膽,散之上肝,由肝之上系貫心,上挾咽,自頤頷中出散於面,而上系目系,復合少陽本經於目外 瞳子 也)。


其筋起於小趾次趾,上結外踝,上循脛外廉,合於膝外廉(小趾次趾,即第四趾竅陰之次。


外踝,丘墟之次。


脛外廉,外丘、陽交之次。


膝外廉,陽陵泉、陽關之次。


此皆剛筋也);


其支者,別走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之上,後者結於尻(膝下兩旁突出之骨曰輔骨。


膝上六寸起肉曰伏兔。


尾 骨曰尻。


此支自外踝骨上走於髀,分為二岐,前結陽明之伏兔,後結督脈之尻,至此剛柔相制,所以取臀膝而運樞機也);


其直者,上乘 季脅,上走腋前廉,系於膺乳,結於缺盆(季脅下兩旁 處曰 。


胸上兩旁高處曰膺。


此直,自外輸骨上走於髀,由髀樞上行乘 ,循季脅上走腋,當手太陰之下,出腋前廉,橫系於胸乳之分,上結於缺盆,與手太陰之筋相合,皆剛筋也);


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 (此直者,自上走腋處,直上出腋,貫於缺盆,與上之結於缺盆者相合,乃行足太陽經筋之前,循耳上額角,交太陽之筋於巔上,復從足陽明頭維之分,走耳前,下腮頷,復結於 上也);


支者,結於目 為外維(此支者,從顴上斜趨結於目外 ,而為目之外維,凡人能左右盼視者,正以此筋為之伸縮也)。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 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2:43 | 只看該作者

十二、〔肝〕


(肝之為臟,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


其治在左,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並胃著脊之第九椎)《靈樞》曰: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大敦穴也),上循足跗上廉(大趾間陷中,行間穴也。


大趾本節後陷中,太衝穴也),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內踝前一寸,中封穴也),上 內廉(曲泉穴也),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股陰,內側也,循股內之陰包、五裡、陰廉,上會於足太陰之衝門、府舍,入陰毛中之急脈,遂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而會於任脈之曲骨,自陰上入小腹,會於任脈之中極、關元,循章門至期門之所,挾胃屬肝,下足少陽日月之所絡膽,而肝膽相為表裡也),上貫膈,布脅肋(自期門上貫膈,行足太陰食竇之外,大包之裡,散布脅肋,上足少陽淵腋、手太陰云門之下,足厥陰經穴止於此),循喉嚨之後,上入頑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頏顙,咽顙也。


目內深處為目系。


其內行而上者,自脅肋間,由足陽明人迎之外,循喉嚨之後入頏顙,行足陽明大迎、地倉、四白之外,內連目系,上出足少陽陽白之外,臨泣之裡,與督脈相會於巔頂之百會穴);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此支者,從前目系之分,下行任脈之外,本經之裡,下頰裡,交環於口唇之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又其支者,從前期門屬肝所,行足太陰食竇之外,本經之裡,別貫膈,上注於肺,下行至中焦,挾中脘之分,復接於手太陰肺經,以盡十二經之一周,終而復始也)。


其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


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


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足厥陰之絡,名蠡溝,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足少陽者也。


本經絡陰器,上睪結於莖,故其所病如此。


而治此者,當取所別之蠡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2:57 | 只看該作者

十二、〔肝〕


其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足厥陰之正,別足跗上內行,上至陰毛之際,合於足少陽,與別者俱行,上布脅肋,是為六合之二也)。


其筋起於大趾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大趾上三毛際,大敦之次,行跗上與足太陰之筋並行,結於內踝前中封之次也),上循脛,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由內踝上足脛,循三陰交之分,上行並足少陰之筋,上結於內輔骨下曲泉之次,復並太陰之筋,上循陰股中五裡、陰廉之分,上急脈,結於陰器。


陰器者,合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筋,以及衝、任、督三脈皆聚於此,故曰宗筋。


厥陰屬肝,肝主筋,故絡諸筋,而一之以成健運之用)。


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頹疝,婦人小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閉癃。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篇內是動、所生病皆謂經脈病也,若筋病則與此不同,散見前編各條,此不詳錄。


又凡十二經脈,病盛則泄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雖亦散見於前。


而此復重錄者,以其大體所。


欲從一關類,故不厭其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3:43 | 只看該作者

奇經篇第七

 

一、〔督〕


(督之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為陽脈之都綱。


以其督領諸脈故名。


其脈從 至頭長四尺五寸)《難經》曰:督脈起於下極之 (兩陰兩筋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其 會陰穴也,一名屏翳),並於脊裡,上至風府(指穴在項後,入發際一寸,大筋宛宛中),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附足太陽膀胱之脈,行抵齦交穴而終)。


屬陽脈之海(自上巔至此十二字,滑伯仁所增)。


為病脊強而厥。


《素問》曰:起於少腹(起,非初起,亦猶任脈、衝脈,起於胞中),以下骨中央(下行於腰之橫骨圍之中央也),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別絡也),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足少陰之絡者,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足太陽絡之外行者,循髀樞,絡股陽而下,其中行者,下貫臀,至 中,與外行絡合);


與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接繞臀而上行);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自與太陽至此,皆督脈之別絡也);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自其少腹至此,並任脈之行而云,是督脈所系,則知任脈、衝脈、督脈名異而同體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4:02 | 只看該作者

一、〔督〕


按:《難經》滑氏言直行者,《素問》言別絡,所以不同,任脈仿此。


為病脊強反折(脊強者,五痙之總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張而 。


諸藥不已,可灸身柱穴)。


《靈樞》曰: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按:張世賢注《難經》以下極之 為長強穴,則此云別,名曰長強者,何也?


考之《圖經》,下極在篡中,為會陰之穴,長強,在脊 端,居會陰之後,而東垣亦云,督脈出於會陰,根於長強,則其為兩穴明矣。


張氏之說非也),扶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實則脊強,虛則頭重,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4:17 | 只看該作者

二、〔任〕


(任之為言妊也,女子得之妊養也,行腹部之中行,為人生養身之本。


從胞中上注目,亦長四尺五寸)《素問》曰: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中極,穴名,在臍下四寸。


其下則曲骨穴也,亦會陰穴之分),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關元,在臍下三寸,附足厥陰肝經,為生化之原),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循承漿環唇,上至齦交分行,系兩目下之中央,會承泣而終。


承漿、承泣,並穴名,承漿在唇下陷中,承泣在目下七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4:32 | 只看該作者

二、〔任〕


屬陰脈之海(滑伯仁增此句)。


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內結腹裡,若結不通也。


七疝者,一厥、二盤、三寒、四瘕、五附,六脈、七氣也),女子帶下瘕聚(瘕者,假物之形。


其名有八,蛇瘕、脂瘕、青瘕、黃瘕、燥瘕、血瘕、狐瘕、鱉瘕也。


聚者,聚而成塊無常處也。


瘕聚於腹,多因停血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4:44 | 只看該作者

二、〔任〕


《靈樞》曰: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


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滑伯仁曰:督與任一原而二歧,督則由會陰而行背,任則由會陰而行腹。


夫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


然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


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


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雜,而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沈承之曰:任督二脈,上則交於齦交,下則會於會陰,此二穴者,實二脈之樞紐也,故修養家,以五更漱咽津液,蓋取二脈陰陽交會之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5:00 | 只看該作者

三、〔沖〕


(以其起於氣衝故名。


婁全善曰:衝脈亦行身之前,挾任脈兩旁,張世賢謂直沖於上者非) 《素問》曰:衝脈起於氣街(即氣衝穴也,在少腹毛中兩旁各二寸),並少陰之經(足少陰腎經也)。


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為病逆氣裡急(逆氣,不上行也。


裡急,腹脹痛也)。


《靈樞》曰: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


其下者,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伏行 骨內廉( 骨,脛骨也),下至內股之後,入足下屬而別,斜入踝;


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


其前者,伏行出屬跗上,下入大趾間,滲諸絡以為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張世賢謂:《內經》言衝脈並足少陰之經,而《難經》卻言並足陽明之經,不同,何也?


蓋足陽明胃經者,氣衝脈之所發;


足少陰腎經者,氣衝脈之所行。


一自其所行而言,一自其所發而言,故不同也。


《靈樞》曰:任脈,衝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5:16 | 只看該作者

四、〔帶〕


(周如束帶,故名)《難經》曰: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季脅,章門穴也,一名脅 。


在臍旁九寸,直季脅端,脾之募穴也。


故潔古以為太陰所主,東垣以為脾之附經)。


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劉河間曰:婦人帶下,由下焦濕熱太甚,津液涌溢,從帶脈淋瀝而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5:28 | 只看該作者

五、〔陽蹺〕


(蹺,捷也。


兩蹺脈,各長八尺)《難經》曰:陽蹺脈,起於根中(根,足跟也),循外踝(申脈穴也,屬足太陽膀胱經),上行入風池(穴名,在項後發際陷中)。


為病陰緩而陽急(陰,曰裡。


陽,曰表。


陰緩而陽急,裡和而表病也,宜汗之)。


滑伯仁曰:陽蹺本足太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與足少陰會於章門之下,又與手陽明會於肩端,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肩 ,從胛骨上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口吻,及鼻兩旁,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目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5:42 | 只看該作者

五、〔陽蹺〕


婁全善曰:經獨言陰蹺而不及陽蹺,脫簡故也。


凡陽蹺所會二十二穴:〔申脈〕(足太陽外踝下),〔附陽〕(足太陽外踝上),〔仆參〕(足太陽跟骨上),〔居 〕(足少陽章門下),〔肩 〕(手陽明肩端), 〔巨骨〕(手陽明肩上),〔 俞〕(手太陽肩胛上),〔地倉〕(足陽明口吻旁),〔巨 〕(足陽明鼻旁), 〔承泣〕(足陽明目下),〔睛明〕(足太陽目內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5:53 | 只看該作者

六、〔陰蹺〕


《難經》曰:陰蹺脈亦起於跟中,循內踝(照海穴也,屬足少陰腎經)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與衝脈之浮於外者,會於咽喉也)。


為病陽緩而陰急。


《靈樞》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足少陰也),起於然骨之後(然骨,俗呼孤拐骨),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屬目內 ,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


氣並相還則為濡目(句),氣不營則目不合(張潔古曰: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其名為陽蹺之絡。


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裡,其名為陰蹺之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6:07 | 只看該作者

六、〔陰蹺〕


《靈樞》曰:陰蹺之氣,獨行五臟,不榮六腑,何也?


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又曰:蹺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


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愚按:人之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然必合蹺、任、督三脈計之,方得此數。


若但十二為一周,則積數少二丈四尺矣。


當數,謂當十六丈二尺之數也。


男子以陽蹺當其數,則陽蹺為經,陰蹺為絡。


女子以陰蹺當其數,則陰蹺為經,陽蹺為絡) 一云:兩足蹺脈各長七尺五寸,而陰蹺所生在照海,以交信為 ,陰蹺脈病者取此,凡四穴:〔然骨〕(即然谷之次),〔交信〕(足少陰內踝上),〔照海〕(足少陰內踝下,在然谷之後),〔睛明〕(足太陽目內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6:20 | 只看該作者

七、〔陽維〕


(維者,僅能維持經絡於身,盈溢積蓄,不能環流灌溉於諸經也)《難經》曰:陽維脈,起於諸陽會(諸陽皆會於頭,風池、風府是也。


或曰金門穴者非。


蓋風池乃足少陽、陽維之會,風府乃督脈、陽維之會,若金門則在足外踝骨下申脈穴下一寸,乃足太陽之 ,陽維之別屬也。


安得謂之會哉)。


為病苦寒熱(陽為衛氣主表,故病在表而苦寒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6:32 | 只看該作者

七、〔陽維〕


張潔古曰:陽維,七維絡諸陽。


凡陽維所會二十四穴:〔金門〕(足太陽外踝下),〔陽交〕(足少陽外踝上),〔 俞〕(手太陽肩之後),〔天 〕(手少陽缺盆上),〔肩井〕(足少陽肩上),〔陽白〕(足少陽眉之上),〔本神〕(足少陽眉上),〔臨泣〕(足少陽眉上),〔正營〕(足少陽目窗上),〔腦空〕(足少陽枕骨下),〔風池〕(足少陽顳 後),〔風府〕(督脈後發際間),〔啞門〕(督脈風府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6:45 | 只看該作者

八、〔陰維〕


《難經》曰:陰維脈,起於諸陰交(諸陰皆會於足築賓穴也,在內踝上 分中)。


為病苦心痛(陰為營血,心主血,故病則心痛)。


張潔古曰:陰維八維絡諸陰(《難經》曰: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溶溶,緩慢貌),凡陰維脈會十二穴:〔築賓〕(足少陰內踝上),〔腹哀〕(足太陰乳下),〔大橫〕(足太陰腹哀下),〔府舍〕(足太陰少腹下),〔期門〕(足厥陰乳下),〔天突)(任脈喉下),〔廉泉〕(任脈舌本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1:33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