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838|回復: 122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甲乙經】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9 13:05: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針灸甲乙經


書名 針灸甲乙經


作者 皇甫謐


朝代 晉


年份 公元256年


分類 針灸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87%9D%E7%81%B8%E7%94%B2%E4%B9%99%E7%B6%93/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5000 銀幣 +10 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06:12 | 只看該作者

林序


臣聞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醫者雖曰方技,其實儒者之事乎。


班固序《藝文志》,稱儒者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


又云:方技者,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


非能通三才之奧,安能及國之政哉。


晉?皇甫謐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寡欲,有高尚之志。


得風痹,因而學醫,習覽經方,前臻至妙。


取黃帝《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撰為《針灸經》十二卷,歷古儒者之不能及也。


或曰:《素問》、 《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


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之乎。


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


大哉!


《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傳,學之者鮮矣。


唐?甄權但修《明堂圖》,孫思邈從而和之,其余篇第亦不能盡言之。


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今取《素問》、《九墟》、《靈樞》、《太素經》、《千金方》及《翼》、《外台秘要》諸家善書校對玉成,繕寫將備親覽。


恭惟主上聖哲衣冠文物,光輝上下,孝慈仁德,蒙被化之一端云。


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臣孫奇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06:30 | 只看該作者

皇甫序


夫醫道所興,其來久矣。


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藥。


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候,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


其論至妙,雷公受業傳之於後。


伊芳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


中古名醫有俞跗、醫緩、扁鵲,秦有醫和,漢有倉公。


其論皆經理識本,非徒診病而已。


漢有華佗、張仲景。


其它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


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治之而瘥,云: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


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余,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


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


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


仲宣曰:已服。


仲景曰終如其言。


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


華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


仲景論廣伊芳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


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可施用。


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


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


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


比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06:44 | 只看該作者

皇甫序


《素問》,論病精微。


《九卷》是原本經脈,其義深奧,不易覺也。


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


三部同歸,文多重復,錯互非一。


甘露中,吾病風加苦聾,百日方治,要皆淺近,乃撰集三部,使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復,論其精要,至為十二卷。


《易》曰:觀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見矣。


況物理乎?


事類相從,聚之義也。


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游魂耳。


若不精通於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固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


由此言之,焉可忽乎?


其本論其文有理,雖不切於近事,不甚刪也。


若必精要,後其閑暇,當撰核以為教經云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07:00 | 只看該作者

序例


諸問,黃帝及雷公皆曰問。


其對也,黃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對。


上章問及對已有名字者,則下章但言問言對,亦不更說名字也。


若人異則重復更名字。


此則其例也。


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言刺之者不可灸,言灸之者不可刺,亦其例也。


晉?玄晏先生皇甫謐士安集 朝散大夫守光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 朝奉郎守尚書屯田郎中同校正醫書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孫奇 朝奉郎守國子博士同校正醫書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高保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07: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2-12-19 13:09 編輯

卷一

 

精神五臟論第一


黃帝問曰: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


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


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岐伯對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也。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並精出入謂之魄,可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有所存謂之志,因志存變謂之思,因思遠慕謂之慮,因慮處物謂之智。


故智以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如是則邪僻不生,長生久視。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神傷,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正;


因悲哀動中者,則竭絕而失生;


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懼者,蕩憚而不收(《太素》不收作失守)。


《素問》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故氣上。


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兩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


恐則神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


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


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


思則心有所傷,神有所止,氣流而不行,故氣結。


(以上言九氣,其義小異大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0:28 | 只看該作者

肝藏血,血舍魂


在氣為語,在液為淚。


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素問》曰: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0:46 | 只看該作者

心藏脈,脈舍神


在氣為吞,在液為汗。


心氣虛則悲憂,實則笑不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1:00 | 只看該作者

脾藏營,營舍意


在氣為噫,在液為涎。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涇溲不利。


(噫音作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1:16 | 只看該作者

肺藏氣,氣舍魄


在氣為咳,在液為涕。


肺氣虛則鼻息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憑(《九墟》作盈)仰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1:38 | 只看該作者

腎藏精,精舍氣


在氣為欠,在液為唾。


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


必審察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而謹調之。


肝氣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其精不守(一本作不精,不精則不正當)。


令人陰縮而筋攣,兩脅肋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素問》曰:肝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


《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肝則憂。


解曰:肝虛則恐,實則怒,怒而不已,亦生憂矣。


肝之與腎,脾之與肺,互相成也。


脾者土也,四臟皆受成焉。


故恐發於肝而成於腎;


愛發於脾,而成於肝。


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也。


腎藏精,故恐同其怒,怒同其恐,一過其節,則二臟俱傷,經言若錯,其歸一也。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 (音窘)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素問》曰: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


《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心則喜,或言:心與肺脾二經有錯,何謂也?


解曰:心虛則悲,悲則憂;


心實則笑,笑則喜。


心之與肺,脾之與心,亦互相成也。


故喜發於心而成於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一過其節,則二臟俱傷。


此經互言其義耳,非有錯也。


(又楊上善云:心之憂在心變動,肺之憂在肺之志。


是則肺主於秋,憂為正也;


心主於憂,變而生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1:55 | 只看該作者


愁憂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悶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素問》曰:脾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


《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脾則飢(一作畏。


 肺喜樂,樂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其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素問》曰:肺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


《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肺則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5:26 | 只看該作者


盛怒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俯仰,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素問》曰;


腎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志為怒,怒傷腎。


《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腎則恐,故恐懼而不改(一作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


傷則失守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是故用針者,觀察病患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已傷,針不可以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5:46 | 只看該作者

五臟變第二


黃帝問曰;


五臟五,愿聞其數?


岐伯對曰:人有五臟,臟有五變,變有五,故五五二十五,以應五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6:03 | 只看該作者

肝為牡臟


其色青,其時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素問》曰肝在味為辛,於經義為未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6:17 | 只看該作者

心為牡臟


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素問》曰心在味為咸,於經義為未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6:36 | 只看該作者

脾為牡臟


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6:56 | 只看該作者

肺為牝臟


其色白,其時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素問》曰肺在味為苦,於經義為未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7:15 | 只看該作者

腎為牝臟


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鹹。


是謂五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9 13:17:33 | 只看該作者

臟主冬


冬刺井;


色主春,春刺滎;


時主夏,夏刺 ;


音主長夏,長夏刺經;


味主秋,秋刺合。


是謂五變,以主五 。


曰:諸原安合,以致五 ?


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 。


曰:何謂臟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


曰: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一作絡)滿而血者病在胃(一作胸),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濁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其根則伐其本矣。


故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


順之則生,逆之則死;


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論五臟相傳所勝也。


假使心病傳肺,肺未病逆治之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1:24 , Processed in 0.1250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