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方劑名稱由來】

 關閉 [複製鏈接]
1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2:31 | 只看該作者

越婢湯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由麻黃、生石膏、生薑、炙甘草、大棗五種藥物組成。


用於風水,證見一身悉腫,發熱或無大熱,汗出或無汗、惡風、或渴、脈浮等。


有宣肺泄熱、利水消腫之功。

  
本方只所以名「越婢」者,說法不一:成無己謂「脾治水穀,為卑臟若婢……是湯所以謂越婢者,以發越脾氣,通行津液」。


(《註解傷寒論》)方有執謂「越,踰也、過也;婢,女子之卑者也」。


(《傷寒論條辨》)喻嘉言謂:「石膏之辛涼,以兼解其寒,其柔緩之性,比之女婢。」


(《尚論篇》)錢潢謂:「或以此治越人之婢而得效,遂以命方。」


(《傷寒溯源集》)近人柏德新謂:「越婢實有使婢越級出其受壓地位之意。結合疾病, 則有發越……『肺之鬱閉』。 」


(《陝西中醫》 1981 年 5期)筆者以為此說甚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4:03 | 只看該作者

越鞠丸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蒼朮、香附、撫芎、神麴、梔子五種藥物組成。

用於因氣、血、痰、火、濕、食諸鬱所致之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吞酸嘔吐、消化不良等症。


有行氣解鬱作用。

  
本方為通治六鬱之劑,方中香附以開氣鬱;


蒼朮以除濕鬱;


撫芎以行血鬱;


山梔以清火鬱;


神?以消食鬱。


所以又名「六鬱丸」。


關於「越鞠」之名,有多種解釋:一種認為「越」為發越,「鞠」通鬱,所以有「發越鞠鬱」(吳鶴皋)之說。


一種認為「鞠」是古代一種皮球,「越鞠」喻將六鬱如球般的一個個踢開。


又一種謂山梔亦名「越桃」,撫芎亦名「鞠藭」,本方取兩藥別名中第一字合名。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然以後一種說法較為合理。  


【趁痛散】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
 

  
本方由酒炒牛膝、炙甘草、薤白、當歸、桂心、炒白朮、炒黃耆、獨活、生薑九味藥物組成,共為細末,水煎後服。


用於治療婦人產後骨節疼痛,發熱頭重,四肢不舉之症。


有益氣活血,袪風勝濕之功。

  
「趁」有追逐之意。


本方之中黃耆、白朮、炙甘草、當歸益氣養血;


牛膝、獨活袪風除濕;


薤白、桂心、生薑溫經散寒。


諸藥共伍,服之可使疼痛得逐,四肢活動如常,故名曰「趁痛散」。


又《丹溪心法》有此方,組成不同,由沒藥、乳香、桃仁、紅花、當歸、羌活、地龍(酒炒)、牛膝、甘草、五靈脂、香附諸藥為末,黃酒調服,主治歷節痹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5:10 | 只看該作者

散偏湯


出處:《辨證錄》

  
本方由白芍藥、川芎、郁李仁、柴胡、甘草、白芥子、香附、白芷八味藥物組成。


用於鬱氣不宣,又加風邪襲於少陽經所致之半邊頭風,痛或左或右,無有定處,時輕時重,遇勞累、寒冷加劇。


有疏肝袪風,和血止痛之效。  


方中白芍、川芎養血和血;


郁李仁、柴胡、香附疏肝解鬱;


白芷、白芥子袪風止痛;


甘草調和諸藥。


由於服用本方能驅散偏頭風之疼痛,療效相當顯著,故稱「散偏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5:47 | 只看該作者

紫雪丹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青木香、沈香、元參、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十六味藥物炮製而成。


用於溫熱病、熱邪內陷心包而致的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風痙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閉,及小兒熱盛驚厥。


有清熱解毒,鎮痙開竅之功。

  
本方用於治療熱病神昏諸證,為臨床較常用的開竅劑。


以其色和用命名,言此藥如法製成之後,其色呈紫,狀似霜雪;


又言其性大寒,清熱解毒之方,猶如霜雪之性,從而稱之曰「紫雪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6:42 | 只看該作者

黑鍚丹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黑錫、硫黃、沈香、木香、炒茴香、陽起石、葫蘆巴、破故紙、肉豆蔻、金鈴子、附子、肉桂諸藥組成,酒糊為丸。


用於腎陽衰弱,陰寒內盛之上盛下虛證。


有溫腎陽,散陰寒,降逆氣,定虛喘作用。

  
本方組成特點是標本兼顧,補而不滯,溫而不燥。


喻嘉言云:「按此方用黑錫水之精,硫黃火之精,二味結成靈砂為君,諸香燥純陽之藥為臣,用金鈴子苦寒一味為反佐,用沈香引入至陰之分為使。凡遇陰火逆沖,真陽暴脫,氣喘痰鳴之急症,捨此藥更無它法可旋」。


(《醫門法律》)諸藥配伍,可使腎陽充旺,陰霾自散,下元得固,沖逆自平。


本方以黑錫為主,製成丹丸內服,故名「黑錫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7:47 | 只看該作者

溫膽湯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半夏、竹茹、枳實、橘皮、生薑、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膽經虛熱或痰熱上擾所致之虛煩不得眠,驚悸、胸悶、口苦、嘔吐等症。


有燥濕化痰,清熱除煩之功。

  
本方名為「溫膽」,實為清膽和胃之劑。


王晉三云:「溫膽湯,隔腑求治之方也。熱入足少陽之本,膽氣橫逆,移於胃而為嘔,苦不眠,乃治手少陽三焦,欲其旁通膽氣,退熱為溫,而成不寒不燥之體,非以膽寒而溫之也」。


(《古方選注》)羅東逸云:「命名溫者,乃謂溫和之溫,非謂溫涼之溫也」。


(《醫宗金鑒》)陳修園則持異議云:「熱除痰清而膽自寧和,即溫也。溫之者,寒涼之也」。


(《時方歌括》)可見,本方「溫膽」之意在於「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8:22 | 只看該作者

溫經湯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由吳茱萸、當歸、川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皮、生薑、甘草、半夏、麥冬諸藥組成。


用於衝任虛寒,瘀血阻滯之月經不調等證。


有溫經散寒、和血袪瘀之功。

  
治療瘀血阻滯之月經不調,《金匱要略》本有下瘀血之法,但若遇體虛有寒者,則非下法所宜,故另立比方,以溫養血脈為主,使血得溫而行,血行則無瘀而月經正常。


劉渡舟說:「溫經湯的治療如春天的氣候是溫和而流暢,它不同於附子湯的治療如夏日炎炎而以流火灼金為能事。溫應作『和』字講,應是溫和經水的方子」。


(《山東中醫學院學報》 1980年,第 3 期)本方溫潤並施, 陰陽兼顧,使寒者溫而燥者潤,瘀血行而經血下,故名「溫經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9:00 | 只看該作者

滋膵飲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方由黃耆、山茱萸、生地黃、山藥、生豬胰子諸藥組成,前四味藥物煎湯,送服豬胰子。


用於治療消渴病。


有補腎滋胰、生津止渴之效。

  
「膵」叫胰臟。


張錫純接受當時西方有關生理、病理學說,認為消渴病是由胰臟功能失常所致,特別創製了這首風格迥異之方劑。


方中黃耆補中益氣;


山茱萸滋養肝腎;


生地黃養陰補血;


山藥氣陰雙補;


豬胰子以臟補臟。


諸藥相伍,以滋補引起消渴病之「膵」臟,故名「滋膵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49:41 | 只看該作者

痛瀉要方


出處:《醫方考》

  
本方由白朮、芍藥、陳皮、防風四味藥物組成。


用於肝鬱脾虛所致之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止,舌苔薄白,脈弦而緩等症。


有疏肝補脾之功。

  
肝脾不和之腹痛泄瀉,稱為「痛瀉」。


吳琨云:「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宜,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


(《醫方考》)本方藥僅四味,白朮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


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


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


陳皮辛能利氣止痛。


可疏肝健脾,理氣和中,補中寓疏,標本兼顧,能瀉肝木而補脾土,調氣機以止痛瀉,洵為治療痛瀉的重要方劑,故命名曰「痛瀉要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8:50:19 | 只看該作者

普濟消毒飲


出處:《東垣試效方》

  
本方由黃芩、黃連、陳皮、元參、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殭蠶、升麻、柴胡、桔梗、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風熱疫毒上攻之大頭瘟、痄腮(即顏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症。


有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之功。

  
大頭瘟、痄腮,皆為感受熱疫毒氣,壅於上焦,攻沖頭面所致。


疫毒應清解,風熱宜疏散,病位在上,病勢向外,又當因勢利導,疏散上焦風熱之邪,清解心肺頭面之疫毒。


「普」,言其廣也;


「濟」,為救助也。


「消毒」,即消除毒疫之氣。


東垣曾以本方治療大頭瘟、屢治屢驗,存活甚眾。


由於本方能夠普救眾生,濟世活人,消除疫毒,故名「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飲】


出處:《東垣試效方》

  
本方由黃芩、黃連、陳皮、元參、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殭蠶、升麻、柴胡、桔梗、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風熱疫毒上攻之大頭瘟、痄腮(即顏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症。


有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之功。

  
大頭瘟、痄腮,皆為感受熱疫毒氣,壅於上焦,攻沖頭面所致。


疫毒應清解,風熱宜疏散,病位在上,病勢向外,又當因勢利導,疏散上焦風熱之邪,清解心肺頭面之疫毒。


「普」,言其廣也;


「濟」,為救助也。


「消毒」,即消除毒疫之氣。


東垣曾以本方治療大頭瘟、屢治屢驗,存活甚眾。


由於本方能夠普救眾生,濟世活人,消除疫毒,故名「普濟消毒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9:51:13 | 只看該作者

疏鑿飲子


出處:《濟生方》

  
本方由羌活、秦艽、商陸、檳榔、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椒目、澤瀉、赤小豆諸藥組成。


用於遍身水腫,喘息口渴,二便不利者。


有疏風透表,通利二便之功。

  
本方為治水腫之峻劑,適於外而一身盡腫,內而口渴、便秘之上下表裡俱病之侯。


方中既有宣降肺氣,疏散表邪之藥,又有溫運脾陽,滲濕利水之藥,使上下疏通,表裡透達,內外照應,標本同治。


其分消上下內外之水勢,發散水氣之方,猶如夏禹治水,疏江鑿河,開其閉塞,從而使水道通暢,江河順流,不致橫溢泛濫成災矣。


故稱「疏鑿飲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9:57:25 | 只看該作者

開噤散


出處:《醫學心悟》

  
本方由人參、薑黃連、石薑蒲、丹參、石蓮子、茯苓、陳皮、陳倉米、冬瓜仁、荷蒂等十味藥物組成。


用於治療噤口痢疾,火盛氣虛,下痢嘔逆,不能飲食諸症。


有益氣健脾,化濕和胃之功。

  
凡患痢疾而見飲食不進,或嘔逆不能食者,稱之為「噤口痢」。


多由濕熱毒邪蘊結腸中,毒盛而傷害胃氣,胃陰受劫;


或因久病脾胃兩傷,胃失和降,輸化無力,氣機阻塞所致。


本方中人參、茯苓、石蓮子、陳倉米健脾益氣;


黃連、荷蒂、冬瓜仁清熱利濕;丹參活血袪瘀;


石菖蒲開竅化濕;


陳皮理氣和胃。


服反之可使脾氣升而口噤開,濕熱清而泄痢止,故名曰「開噤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9:58:12 | 只看該作者

華蓋散


出處:《博濟方》


本方由蘇子、赤茯苓、桑白皮、橘皮、杏仁、麻黃、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外感風寒,肺氣失宣,痰阻氣滯所致之咳嗽上氣,痰吐不利,胸腹煩滿,項背拘重,聲重鼻塞,頭目眩暈者。


有宣肺平喘,理氣化痰之功。

  
「華蓋」,古時謂帝王的車蓋。


《古今註.輿服》:「華蓋,黃帝所作也……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作華蓋也。」


這裡指肺臟,因肺居諸臟腑之上,其色狀宛如華美的車蓋,向稱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


且肺主一身氣機之升降,本方主治之病機在宣降肺氣。


方中集作用於肺經之藥於一方,諸藥相伍,使表寒解、肺氣宣、痰涎化、喘咳平,故稱「華蓋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0:27 | 只看該作者

陽和湯


出處:《外科證治全生集》

  
本方由熟地、肉桂、麻黃、鹿角膠、白芥子、薑炭、生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一切陰疽、貼骨疽、流注、鶴膝風等屬於陰寒之症。


有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功。

  
《素問.五常政大論》云:「陽和布化,陰氣乃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


本方為治療外科陰性癰疽瘡瘍的著名方劑。


方中補陰藥與溫陽藥合用,辛散之品與滋膩之品相伍,加上添入生精補髓,血內有情之鹿角膠,可使寒濕宣發而不傷正,精血得補而不戀邪,從而陰寒散,陽氣和,就好像自然界陽光普照,大地和暖,寒凝頓消,陰霾四散,陰平陽和,萬物呈祥一樣,使陰疽之症迅速治癒。


故稱「陽和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1:23 | 只看該作者

腎氣丸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由乾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八味藥物組成。


用於腎陽不足,證見腰痛腿軟,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小便不利或頻數等。


有溫補腎陽之功。

  
柯韻伯云:「命門有火則腎有生氣矣。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斯治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也,且形之不足者,溫之以氣。」


(《古今名醫方論》)王晉三亦云:「腎氣丸者,納氣歸腎也……獨取名腎氣者,曰乙癸同源,意尤重於腎也」。


(《古方選註》)本方為溫補腎陽之祖方,功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方中僅用少量溫腎藥於滋腎藥中,寓有「少火生氣」之義。


故名「腎氣丸」。


亦按其藥味稱為「八味丸」或「附桂八味丸」。

  
《濟生方》以本方重用附子,再加車前子、川牛膝名「濟生腎氣丸」或「加味腎氣丸」,有溫補腎陽,化氣行水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2:10 | 只看該作者

腎著湯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由甘草、白朮、乾薑、茯苓四味藥物組成。


用於寒濕傷脾之身體重、腰及腰以下冷痛重著,轉側不利,但飲食如常,口不作渴,小便自利的腎著病;


及陽氣不行而致的胞痺證,證見少腹膀胱脹痛,小便不利。


有溫脾袪濕之功。

  
腎著,病名出《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多由腎虛寒濕內著所致。


古人形容本病有「腰中如帶五千錢」之說。


本方有溫脾腎、利水濕之效,藥僅四味,然功效卓著。


由於專治腎著病,故稱「腎著湯」。


又名「腎著湯」,「著」為著的本字。


亦據其所用藥物命名,稱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或甘薑苓朮湯。

  
《千金要方》腎著散,乃本方加桂心、牛膝、杜仲、澤瀉而成,為標本兼治之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3:00 | 只看該作者

復脈散


出處:《傷寒論》

  
本方由炙甘草、大棗、阿膠、生薑、人參、生地、桂枝、麥冬、麻仁諸藥組成。


用於氣虛血少之心悸短氣,虛煩失眠,舌淡少苔,脈象結代者。


有益氣養血,滋陰復脈之功。


本方原名「炙甘草湯」,以其主藥而命名。


費伯雄云:「仲景原為傷寒脈結代,餘邪未解者而設,故溫散與清潤並使,使外邪清,則正氣醒而血脈復也」。


(《醫方論》)成無己云:「結代之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名曰結;不能自還者,名曰代。由血氣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悸動,知真氣內虛也」。


說明脈結代、心動悸,為心之陰陽氣血俱虛所致。


本方能滋養血脈之本源,使結代之脈恢復正常,故名之曰:「復脈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3:32 | 只看該作者

復元活血湯


出處:《醫學發明》

  
本方由柴胡、天花粉、當歸、紅花、甘草、炮山甲、桃仁、酒大黃諸藥組成。


用於跌打損傷,瘀血留於脅下,痛不可忍者。


有活血袪瘀,疏肝通絡之功。

  
由於外傷損絡,血離經脈,流溢脈外,停於胸脅,胸脅為肝經循行部位,血瘀則影響肝氣,導致氣滯,所以痛不可忍。


本方以活血袪瘀為主,兼以疏肝行氣通絡,諸藥合用,可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肝氣行而絡脈通,脅痛平而元氣復。


正如張秉成所云:「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復」。


(《成方便讀》)故名「復元活血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4:07 | 只看該作者

敦復湯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方由黨參、山茱萸、補骨脂、烏附子、核桃仁、生山藥、茯苓、生雞內金八味藥物組成。


用於下焦元氣虛憊,相火衰微,以致腎弱不能作強,脾弱不能健運,或腰膝酸痛,或黎明泄瀉等脾腎陽虛引起之虛寒諸證。


有溫補脾腎陽虛之功效。

  
《素問.五常政大論》云:「土曰敦阜」。


是說脾居中央,屬土,具敦厚阜高之性。


脾土又受腎陽的溫煦,才能運化正常。


脾腎陽虛,必然會導致虛寒諸證叢生,從而出現上述所云之病症。


服用本方,可溫補脾腎,使陽氣得以振發,敦土之正常功能得以恢復,故名「敦復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09:14:54 | 只看該作者

暖肝煎


出處:《景岳全書》

  
本方由當歸、枸杞、小茴香、茯苓、肉桂、烏藥、沈香、生薑諸藥組成。


用於肝腎陰寒所致之小腹疼痛,疝氣等症。


有溫補肝腎、行氣止痛之功。

  
本方主治肝腎虛而有寒凝氣滯之疝氣痛。


由於肝屬厥陰,其經脈繞臍絡少腹而循陰器,寒凝肝脈,氣機阻滯則發為寒疝氣痛之證。


方中當歸、枸杞溫補肝腎;


小茴香、肉桂溫經散寒;


烏藥、沈香溫通理氣;


茯苓淡滲利濕;


生薑溫散水寒之氣。


溫補肝腎以治其本,散寒行氣以治其標,標本兼顧,服之可使肝脈得暖,氣機調暢,陰寒驅散,症痛得止,故稱「暖肝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1:24 , Processed in 0.15625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