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方切用】

 關閉 [複製鏈接]
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6:40:29 | 只看該作者

參蘆散

 

治虛弱人痰涎壅盛。


人參蘆、為末,水調一二錢,或加竹瀝和服。


(滑痰)服後,以物微探吐之。


(如不探,亦未病患虛羸,故以參蘆代藜蘆瓜蒂。宣猶帶補,不致耗傷元氣也。


(丹溪曰:人參補陽中之陰——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6:40:54 | 只看該作者

梔子豉湯

 

(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眠,劇者反復顛倒,心中懊?。


及大下後,身熱不退,心下結痛,或痰在膈中。


(汗吐下後,正氣不足,邪氣乘虛,結於胸中,故煩熱懊。煩熱者,熱而煩擾。懊、者,懊惱、悶也。晝動為陽,夜臥主陰。陽熱未散,陰氣未復,故不得眠。身熱去而心結痛者,熱盡入裡

,則為結胸。熱不去而結痛者,客熱散漫為虛煩,熱仍在表,故當越之。)


梔子(十四枚)、淡豉(四合)、服令微吐。


煩為熱勝。


梔子苦寒,色赤入心,故以為君。


淡豉苦能泄熱,腐能勝焦。


(腎氣為腐,心氣形之腎。因而陽,病緣內經有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後乃治其他病,故此示戒。又曰:諸梔豉一法,證顯實煩虛煩之不同,要皆可用以涌其余熱。乃因汗吐

下後,胸中陽氣不足。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正宜因其高而越之爾。若謂津液內竭,正氣暴虛,余邪不盡,則仲景原有炙甘草湯一法,寧敢妄涌以犯虛虛之戒耶!)


加甘草,名梔子甘草豉湯,(仲景)治前證少氣者。


(劉宏璧曰:少氣,則加甘草以和中,人緣子治滌景)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


(喻嘉言曰:滿而不煩,即裡證已具之實滿。煩而象名梔子大黃湯。


(仲景)治酒疸發黃,心中懊?,或熱痛,亦治傷寒食復。


(輕則消導,重乃攻下。)加枳實,名枳實梔子豉湯。


(仲景)治傷寒勞復。


(大病瘥後,起居仲)治傷寒下利,能開胸痹,及大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6:41:16 | 只看該作者

吐法

 

此方可代瓜蒂三聖之屬。


凡邪實上焦,或痰或食,或氣逆不通等證,皆可以此代之。


卜子搗碎,以溫湯和攪,取淡湯,徐徐飲之。


少頃,即當吐。


即有吐不出者,亦從下行矣一法以蘿卜子為末,溫水調服一匙,良久吐涎沫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6:41:39 | 只看該作者

稀涎散

 

治中風暴仆,痰涎壅盛,氣閉不通,先通其關,令微吐稀涎,續進他藥。


(不可令醒後不可大投藥餌,緩緩調治,過恐傷人。)


亦治喉痹,不能進食。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白礬一兩、為末,溫水調下五分,或加藜蘆。


(藜蘆能吐風痰,善通吳鶴皋曰:清陽在上,濁陰在下,天冠地履,無暴仆也。若濁邪逆上,則清陽失位而倒置矣治其為君痰,(丹張子和加藜蘆常山甘草,名常山散,吐瘧痰。(甘草合常

山必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6:42:51 | 只看該作者

干霍亂吐方

 

(三因)、治干霍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腹中大痛者。


(霍亂,揮霍擾亂也。外有所感,內有所傷。陰陽乖隔,邪正交爭,故上吐下瀉而中絞痛也。邪在上焦則吐,在下焦則瀉,在中焦則吐瀉交作。此濕霍亂,證輕易治。若不能吐瀉,邪不得出,壅遏正氣,關格陰陽,其死甚速,俗名攪腸痧。切勿與穀食,即米飲下咽亦死。)


燒鹽、熱童便、三飲而三吐之。


吐瀉不得,邪結中焦。咸能軟堅,可破頑痰宿食,炒之則苦,故能涌吐。童便本人身下降之氣,引火下行,乃其舊路,味又鹹寒,故降火甚速。


(此由脾土鬱極而不得發,以致火熱內擾,陰陽不交而然。)鹽涌於上,溺泄於下,則中通矣。方極簡易,而有回生之功,不可忽視。


(準繩曰:鹽調童便,非獨用以降陰之不通也。陰既不通,血亦不行,兼用行血藥也。)


單用燒鹽。熟水調飲,以指探吐,名燒鹽探吐法。治傷食,痛連胸膈,痞悶不通,手足逆冷,尺脈全無。


(食填太陰,抑遏膽肝之氣,不得上升。兩實相搏,故痛連胸膈。陽氣不舒,故手足逆冷。下焦隔絕,故尺脈不至。咸潤下而軟堅,能破積聚,又能宣涌。使不化之食,從上而出,則塞者通矣,亦木鬱達之也。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或曰:食填太陰,胸中痞亂,兩寸脈當用事,今反尺脈不見,其理安在。曰:獨陽不生,獨陰不長,天之用在於地下,則萬物生長,地之用在於天上,則萬物收藏,此乃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故陽火之根,本於地下,陰水之源,本於天上。五臟主有形之物,物者,陰也。陰者,水也。食塞於上,是絕五臟之源,源絕則水不下流,兩尺之絕,此其理也。)


千金用此法,三飲三吐,通治霍亂,蠱毒,宿食,腹痛,冷氣,鬼氣。(且曰:此法大勝用藥。凡有此疾者,宜先用之。又有中食證,忽然厥逆,口不能言,肢不能舉者,名曰食厥。若作中風中一法用鹽少許,於熱鍋中炒紅色,乃入清水,煮至將滾未滾之際,攪勻試其滋味,稍淡,乃又法凡諸藥皆可取吐,但隨證作湯劑,探而吐之,無不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6:43:38 | 只看該作者

搐鼻法

 

濕家鼻塞頭疼,或頭額兩太陽痛,宜行此法。


苦瓜蒂不拘多少為末,令病患噙水一口,將此藥一字吹入鼻中,(凡云一字者,二分半也,濕家頭疼,是濁邪干清陽之分也。鼻者氣竅,上通於腦,下屬於肺。濁邪干之,故清竅不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5:07 | 只看該作者

搐鼻如聖散

 

治纏喉急痹,牙關緊閉。


皂角(去皮弦炙)、白礬、雄黃、藜蘆、為末搐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5:28 | 只看該作者

當歸湯

 

吐虛痰。(體弱痰干而吐不出者,此方神效,雖吐而絕不傷氣血也。)


當歸(五錢)、甘草頭(一錢)、參蘆(一錢)、逆流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6:01 | 只看該作者

卷四  上 攻下門

 

(凡攻氣者攻其聚,聚可散也。攻血者攻其瘀,瘀可通也。攻積者攻其堅。在臟者可破可行實有所賊藩蓋最元急乃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6:39 | 只看該作者

大承氣湯

 

(仲景)、治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裡。


胃實不大便,發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痞滿燥實堅全見,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者。


(陽明外證,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是也。此為在經,仍當汗散。若熱邪已入胃腑,痞滿燥熱堅全見者,為當下。實則譫語,亂言無次也。虛則鄭聲,一語頻言也。陽明多血多氣,法當

自汗,過汗亡液,無水以制火,腸胃有燥糞,結而不下,故妄見妄言也。經曰:何緣行陽明病?曰:太陽病,若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屬陽明。胃實,大便難也。

又曰:太陽初病,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陽明證,能食為中風,風陽邪,能消穀。不能食為中寒,寒陰邪,不能消穀,以此為辨。胸悶不食為痞,胸腹膨脹為滿。大便枯少為燥

,腹滿痛不大便為實,按之石硬為堅,)


亦治陽明剛痙。


(此太陽兼陽明證,其證腹滿口噤,臥不著席,攀足、齒而無汗,謂之剛痙,宜下之者。以陽明主潤宗筋,風寒濕熱,傷陽明胃,津液不行,筋失所養,故以此湯下濕熱,行津液。喻嘉言曰

:傷寒腹滿可下,胸滿不可下,謂熱邪尚在表也。此證入裡之熱,極深極重,陽熱既極,陰血立至消亡。小小下之,尚不能勝。必大下之,以承領其一線之陰,陰氣不盡為陽所劫,因而得生

者多矣。既有下多亡陰之大戒,復有急下救陰之活法。學人深造,端在斯矣。經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以胃為水穀之海,四旁病,皆傳入胃。已入胃腑,則不復傳他經

矣。)


大黃四兩酒洗。


王海藏曰:邪氣居高,非酒不到。


若用生者,則遺高分之邪熱。


病愈後,先煎朴大黃,淡豉不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氣堅者以咸軟之,熱盛者以寒消之。


故用芒硝之鹹寒,以潤燥軟堅。


郁奪枳實大氣大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此斷其入陽明之路,仍從外解,則不內攻也。


又曰:陽明病,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皆仲景慎於攻下之意也。


喻嘉言曰:陽明以胃實為正,則皆下證也。


陽明之邪,其來路則由太陽。


凡陽明證見八九,而太陽證有一二未罷,仍從太陽而不從陽明,可汗而不可下也。


其去路則趨少陽,凡陽明證雖見八九,而少陽證略見一二,則從少陽而不從陽明,汗下兩不可用也。


惟風寒之邪,已離太陽,未接少陽,恰在陽明界內,亟為攻下,則不再傳他經,津液元氣,兩無虧損矣。


庸愚無識,必待七日,傳經已盡,方敢議下,不知太陽有十余日不解者。


若不辨經,而但計日,其誤下仍在太陽。


至陽明二三日,即顯下證景古人有治惡寒戰栗用大承氣下燥而愈者,此陽邪入裡,熱結於裡,表虛無陽,故惡寒戰栗。


此陽盛格陰,乃熱病,非寒證。誤投熱藥,則死矣。)


加甘草等分,名三一承氣湯。


治大承氣證,腹滿實痛。


調胃證,譫語下利。


小承氣證,內熱承氣仲景與仲入六草(醫芍大便上乘入未嘗云脾弱也。喻嘉言曰:脾弱即當補矣,何為反用大黃朴實乎?此脾土過燥,使腸胃津液枯槁,致中消便難,使脾果弱,非溏即瀉,

焉能反約少胃中之穀食乎。陽明證中,凡宜攻下者,惟恐邪未入胃,大便勿硬。又恐初硬後溏,未可妄攻,故先與小承氣,試其轉失氣,方可攻之,皆是慮夫脾氣之弱也。若脾約證,在太陽

即當下矣,何待陽明耶,朱丹溪曰:此由久病,大汗大下之後,陰血枯槁,內火燔灼,熱傷元氣,又傷於脾而成。肺金受火,氣無所攝,腎為肺子,肺耗則液虧,金耗則木寡於畏,土欲不傷

,其可得乎。肺失傳送,脾失轉輸,故大便秘而小便數也。理宜滋養陰血,使火不熾而金化行,木有制而脾土暈,津液乃能入胃腸,潤而通矣。此方施之熱盛而氣實者則安,若熱盛而血虛者

,勿膠柱而鼓瑟也。)


當下諸證,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


脈滑大,表裡證不明,而內燥燥,此邪熱入中燥者證也。


子四逆宗筋承氣少陰空者摸床而愈忌下諸證(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脈浮大為在表,不可下。惡寒為邪在表,不可下。


不能胃邪熱邪可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7:14 | 只看該作者

小承氣湯

 

(仲景、一名三物厚朴湯。)治傷寒陽明證,譫語便硬,潮熱而喘,及雜病上焦痞滿不通。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薑炒)、枳實(三枚麩炒)、水四升。


煮一升二合,去渣,分溫二服。


邪在上焦則滿,在中焦則脹,胃實則潮熱。


(猶潮水之來,其來有時。陽明燥金,旺於申酉故下焦真陰也。陽明證,有正陽陽明,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自陽明經傳入胃腑,不惡寒,腹滿便硬者,宜大承氣下之。若汗多發熱,微

惡寒者,為外未解,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謂陽明有在經者,未全入腑,尤宜審慎。陽明少自病,多由太陽傳入。成無己曰:自太

陽少陽傳入者,眾所共知。自三陰傳入者,鮮或能識。三陰有急下之證多矣,豈非仲景之微旨與。經曰:傷寒脈浮緩,手足溫者,系在太陰,當發黃,若小便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

便硬者,陽明病也。程郊倩曰:此證謂之太陰陽明,陽明為病,本之胃實,不特三陽受邪,能轉屬陽明,三陰亦能轉屬陽明。推之少陰三大承氣,厥陰一小承氣,何非轉屬陽明之病哉。)


金匱用治支飲胸滿,更名厚朴大黃湯。(徐忠可曰:言支飲,則必稍偏矣。然不引痛脅下,此即對照焦通利堅實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7:41 | 只看該作者

調胃承氣湯

 

(仲景)、治傷寒陽明病,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譫語腹滿,中焦燥實,吐後腹脹滿者。


(邪在表,則身熱汗出而惡寒。邪已入裡,則表證罷,故不惡寒,身熱而反惡熱也。汗多亡津,熱又入裡,故口渴,便?。無水以制火,內有燥屎,故妄見譫語。吐後不解,腹脹滿者,熱入

胃也。然滿而痛,不宜急下,故少與調胃和之。)


陽不吐不下而心煩者。


(吐後煩為內煩,下後煩為虛煩,不吐不下心煩者,胃有鬱熱也渴證,中消,善食而溲。


大黃(酒浸)、芒硝(一兩)、甘草(炙五錢)、少少溫服。


大黃苦寒,除熱蕩實,芒硝鹹寒,潤燥軟堅,二物下行甚速,故用甘草甘平以緩之,不致傷正陽之分本湯其酒為此仲景之妙法也。大承氣統治三焦,小承氣不犯下焦,調胃承氣不犯上焦。)


加當歸,薑棗煎,名當歸承氣湯。


(河間)治裡熱火鬱,或皮膚枯燥,或咽燥鼻干,或便溺秘胃也。


亦非胃營分已肺,通便閉存真脆薄人,牢固粉,實奧各喜感欲熱欲熱證解純來及遇外感賊邪之難治易治,可治不可治,強半憑此。


粗工不知,無論新久虛實,但見身熱,風藥混表。


一覺滿悶,攻中破氣雜投。


不效,大黃枳朴繼進,必求一便以畢其技能。


豈慮熱得風而益熾,陰被劫而速亡,何其與先賢之意相反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8:08 | 只看該作者

大陷胸湯

 

(仲景)、治傷寒下早,表邪內陷,膈內拒痛,心下因硬成結胸證。


或重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所,小有潮熱。


從心上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


(按之硬痛者為結胸,硬而不痛者為痞。下之太早,邪熱乘虛入結於心胸之間,故硬而痛。又有硬痛而無熱證者,為寒實結胸,白散主之。結胸固當下,然脈浮大者,下之則死。以其猶帶表

邪,下之重虛,結而又結,故死。嘉言曰:太陽誤下之脈,主病皆在陽,在表即有沉緊沉滑之殊,皆不得以裡陰名之。六書云:胸膈滿者,胸間氣塞滿悶也,非心下滿。脅滿者,脅肋脹滿也

,非腹中滿。蓋表邪傳裡,必先胸,以至心腹入胃。是以胸滿多帶表證,宜微汗。脅滿多帶半表半裡,宜和解。胸中痰實者,宜涌之。如結實燥渴便秘,宜以此湯下之。附白散,巴豆一分,

去心皮炒黑研,貝母桔梗各三分,治寒實結胸。巴豆辛熱,以散寒結。貝母苦辛,以散痰熱。結在胸,故以桔梗浮而上之,利膈清表。故病在膈上必吐,病在膈下必利大黃(二兩)、芒硝(

一升)


甘遂(一錢為末)先煮大黃去渣,內芒硝,煮一二沸,內甘遂末表邪入裡,結於高位,以致三焦俱實,手不可近,證為危急,非常藥所能平。


故以甘遂苦寒功。


於心故曰頭痛客曰矣乎又動膈,心中懊?,當以梔子豉湯,吐去胸中之邪。


陶節庵曰:結胸乃下早而成,未曾經下者,柴分淺深從緩治之,不宜太峻。


上焦乃清道至高之分,過下則傷元氣也。


崔行功曰:傷寒結胸欲枳自然解了,蓋理中治中焦故也。胃中雖和,傷寒未退,宜候日數足,欲以承氣再下之,蓋前來之下未是也。


其水結胸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小柴胡去棗加牡蠣主之,又有血結胸證,手不可近,漱水不欲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宜犀角地黃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8:32 | 只看該作者

小陷胸湯

 

(仲景)、治傷寒誤下。


小結胸,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及痰熱塞胸。


(前證上下俱硬,此則正在心下,前證痛不可近,此則按之則痛。結胸脈沉緊,或寸浮關沉。脈浮滑,知熱未深,與此湯以除膈上結熱。)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栝蔞(大者一枚)


黃連之苦寒以泄熱,栝蔞之寒潤以滌垢,半夏之辛溫以散結。


結胸多由痰熱結聚,故用三物實旋——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9:05 | 只看該作者

大陷胸丸

 

(仲景)、治傷寒結胸,項強如柔痙狀。


(有汗為柔痙,胸膈實滿,故項強而不能俯項屬太陽部位。)


大黃(八兩)、杏仁(去皮尖)、葶藶(炒)、芒硝(各半升)、合研,取如彈丸一枚。


別搗甘遂末降氣,葶藶——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9:31 | 只看該作者

十棗湯

 

(仲景)、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其人、汗出,頭痛,心下痞硬,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表解而裡未和。


邪熱內蓄,有伏飲者。


(下利嘔逆,裡受邪也。汗出不惡寒,表已解也。頭痛痞硬,引脅下痛,乾嘔短氣,邪熱內蓄,而有伏也,此為水氣上逆。嘔逆頭痛,與表證頭痛稍別。周揚俊曰:此證與結胸頗同,故湯亦

與胸相仿,表解後攻,與結胸之戒不殊也。)


芫花(炒黑)、甘遂、大戟(等分)、大棗(十枚)、先煮棗去滓,內前藥末。


強人服一錢,虛人芫花大戟之辛苦,以遂水飲,甘遂苦寒,能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以攻決為用。


三藥過峻,故桂表咳痛棗術恣逐是除大棗,加大黃黑丑輕粉,水丸,名三花神佑丸。


(河間)治壯實人風痰鬱熱,肢體麻痹,走涎塞,以去痰小胃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09:53 | 只看該作者

赤金豆

 

(亦名八仙丹)、治諸積不行。


凡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結聚,證堅,宜此主之。


此丸去病極速,較之硝黃棱莪之類。


過傷臟氣者,大為勝之。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五分)、生附子(切、略炒燥、二錢)、皂角(微炒焦、二錢)、丁餅為丸,蘿卜子或煎藥。


或薑醋此藥得熱則行,甚者一二十丸湯送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10:16 | 只看該作者

三物備急丸

 

(千金)、治食停腸胃,冷熱不調。


腹脹氣急,痛滿欲死,及中惡客忤卒暴諸病。


滯腸胃,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故痛脹欲死。


內實者。


法當下之。


巴豆霜、大黃、乾薑、等分。


蜜丸。


小豆大。


每服二三丸。


中惡口噤者,折齒灌之。


崔氏干大黃苦寒,以下熱結。


巴豆辛熱,以下寒結。


加乾薑辛散,以宣通之。


乾薑辛溫,開五臟六——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10:40 | 只看該作者

太平丸

 

治胸腹疼痛脹滿,及食積氣積,氣疝血疝,邪實秘滯等證。


(此方借些微巴豆以行之力。去滯最妙如欲其峻。須用巴豆二錢。)


陳皮、厚朴、木香、烏藥、白芥子、草豆蔻、三棱、蓬莪朮(煨)、乾薑、牙皂(炒煙斷)、澤瀉(各三錢)、以上十一味,共為細末,另將巴豆,用滾湯泡去皮心並膜,稱足一錢,用水一

碗,微火煮半碗。


將巴豆撈起,用乳缽研極細,仍將煎湯攙入,研勻。


然後量藥多少,入蒸餅浸爛搗,丸前藥如綠豆大。


每用三分,或五分,甚者一錢,隨證用湯引送下。


凡傷食停滯,即以本物湯下。


婦人血氣痛,或紅花湯下,或當歸湯下。


氣痛,陳皮湯下。


疝氣,茴香湯下。


寒氣,薑湯下。


欲瀉者,用熱湯送下一錢,未利再服,利多不止,用冷水一二口,即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07:11:12 | 只看該作者

砂丸

 

(本事)、治一切積聚痰飲,心脅引痛。


砂、巴豆(去油)、三棱、乾薑、白芷(五錢)、木香、青皮、胡椒(二錢半)、乾漆(炒)、大三棱大黃末,同煎此治肉積氣積血積通劑也。


?砂化肉食,(?砂性大熱,能爛五金。本草言其能化人心為血,故治膈噎症瘕肉積有殊功。)乾漆散瘀血,木香青皮行滯氣,三棱破血而行氣,肉蔻暖胃熱有用人藥消,自無——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3: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