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問對】

 關閉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6:55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曰。六十八難注云。心下滿。肝木病也。


足厥陰之支。從肝貫膈。上注肺。故井主心下滿也。


滎主身熱。心火病也。


俞主體重節痛。脾土病也。


經主喘咳寒熱。肺金病也。


合主逆氣而泄。腎水病也。


此舉五臟之病。各一端為例。余病可以類推而互舉也。


不言六腑者。舉藏足以該之。


或曰。諸經之井。皆在手指足趾梢。肌肉淺薄之處。不足使為補寫也。


刺之奈何。


經曰。設當刺井者。只寫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


此專為寫井者言也。


則病危。可不謹哉。


或曰。經以井滎俞經。各系于四時。何謂也。


經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也。


或曰。南唐何若愚謂三焦是陽氣之父。心包絡是陰氣之母。二經尊重。不系五行所攝。主受納。注于三焦。遇陰干合處。注于包絡。此二經亦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也。


陽干注腑。陰干注臟。如甲日甲戌時。膽氣初出為井。然甲與己合。己巳時。脾出血為井。又如乙日乙酉時。肝出后脈內。陰日。血先脈外。氣后脈內。交貫而行。甲戌時。至甲申為陽干合處。己巳時。至己卯為陰干合處。余經日辰皆依此推。陽日陽時。則陽經穴開。病在陽經。宜俟陽經穴開針之腸前谷。(滎火)


戌寅時。注于胃陷谷。(俞土)


並過本原丘墟。庚辰時。經于大腸陽溪。(經金)


壬午時。入于膀胱委中。(合水)


此五腑井滎俞經合穴開時也。


至甲申時。氣納三焦之關沖(井)


液門(滎)


中渚(俞)


陽池(原)


支溝(經)


天井(合)


穴亦開焉。


肝屬足厥陰乙木。故乙日乙酉時。肝引血出大敦。(井木)


丁亥時。流于心之少府。(滎火)


己丑時。注于脾之太白。(俞土)


辛卯時。經于肺之經渠(經金)


癸巳時。入于腎之陰谷。(合水)


此五臟井滎俞經合穴開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7:12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太陽陽火。故丙日丙申時。小腸引氣出少澤。(井火)


戊戌時。流于胃內庭。(滎土)


庚子時。


注于大腸三間。(俞金)


過本原腕骨。壬寅時。經膀胱昆侖。(經水)


甲辰時。入膽腕骨。(合木)


丙午時。氣納三焦。


心屬手少陰陰火。故丁日丁未時。心引血行少沖。(井火)


乙酉時。


流于脾大都。(滎土)


辛亥時。注于肺太淵。(俞金)


癸丑時。經于腎複溜。(經水)


乙卯時。入于肝曲泉。(合木)


丁巳時。血納包絡。


胃屬足陽明陽土。故戊日戊午時。胃引氣出厲兌。


(井土)


庚辰時。流于大腸二間。(滎金)


壬戌時。注于膀胱束骨。(俞水)


並過本原沖陽。甲子時。經于膽陽輔。(經水)


丙寅時。入于小腸少海。(合火)


戊辰時。氣納三焦。


脾屬足太陰陰土。故己日己巳時。脾引血行隱白。(井土)


辛未時。流于肺魚際。(滎金)


癸酉時。注于腎太溪。(俞水)


乙亥時。經于肝中封。(經木)


丁丑時。入于心少海。(合火)


己卯時。血納包絡。大腸屬手陽明陽金。故庚日庚辰時。大腸引血出商陽。(井金)


壬午時。流于膀胱通谷。


(滎水)


甲申時。注于膽臨泣。(俞木)


丙戌時。經于小腸陽谷。(經火)


戊子時。入于胃三裡。


(合土)


庚寅時。氣納三焦。


肺屬手太陰陰金。故辛日辛卯時。肺引血行少商。(井金)


癸巳時。流于腎然谷。(滎水)


乙未時。注于肝太沖。(俞木)


丁酉時。經于心靈道。(經火)


己亥時。入于脾陰陵泉。(合土)


辛丑時。血納包絡。


膀胱屬足太陽陽水。故壬日壬寅時。膀胱引氣出至陰。(井水)


甲辰時。流于膽俠溪。(滎木)


丙午時。注于小腸后溪。(俞火)


並過本原京骨。


少陰陰水。故癸日癸亥時。腎引血出涌泉。(井水)


乙丑時。流于肝行間。(滎木)


丁卯時。注于心神門。(俞火)


己巳時。經于脾商丘。(經土)


辛未時。入于肺尺澤。(合金)


癸亥時。血納包絡。


三焦屬手少陽。壬子時。三焦出關沖。(井金)


甲寅時。流于液門。(滎水)


丙辰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7:27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注于中渚。(俞木)


並過本原陽池。戊午時。經于支溝。(經火)


庚申時。入于天井。(合土)


心主包絡屬手厥陰。癸丑時。包絡出中沖。(井木)


乙卯時。流于勞宮。(滎火)


丁巳時。注于太溪。(俞土)


己未時。經于間使。(經金)


辛酉時。入于曲澤。(合水)


何公此法刊布。古今名曰子午流注。蓋謂左轉從子。能外行諸陽。右轉從午。能內行諸陰。于經亦有據乎。


曰。此皆臆說。素難不載。不惟悖其經旨。而所說亦自相矛盾者多矣。


彼謂陽日陽時陽經。而謂丙小腸前谷滎穴開。其與陽日陽時之說。合乎否乎。


經曰。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則亂氣不生。四時之氣所在。如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之類。


故曰。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亦因四時之氣所在而刺之也。


又曰。


謹候其時。病可與期。蓋言謹候其氣之所在之時而刺之。是謂逢時。如病在三陽。必候其氣在于陽分而刺之。病在三陰。必候其氣在于陰分而刺之。故古人刺法。惟以氣之所在之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7:41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穴俞為開。氣之不在之處。穴俞為闔並無所謂陽日陽時陽穴開。陰日陰時陰穴開之說。又嘗考之經曰。補寫以時。與氣開闔相合者。氣當時刻謂之開。已過未至謂之闔。蓋邪來朝應之時。如波隴起。察其在何穴分。即于此時而刺之。謂之開。若依何公某穴某時某穴開。宜刺某穴。或遇邪至所定時穴刺之固宜。或邪已過未至。亦依其所定時穴刺之。寧不反增其病耶。經曰。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在。反之則生亂氣。此之謂也。


經曰。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經土。陽經木。陰俞金。陽俞火。陰合水。陽合土。今何公盡變其法。皆以十干配之十經。取干旺日時而注井滎俞經合。故甲日甲時取屬甲膽。而甲膽陽井之金。亦依日干而變為木。小腸前谷滎水。亦依日干而變為火。然三焦包絡。又依難經而無所變。顛倒錯亂如此。與經合乎否乎。


周身十二經。各有井滎俞經合。其所主病。亦各不同。假如病在肝。宜針肝之滎穴行間。乃曰乙日肝之滎穴不屬行間。而屬心之滎穴少府。舍肝之滎而針心之滎。是謂亂經。病可去乎。


不可去乎。


又謂陽日氣先血后。陰日氣后血先。此亦不通之論。就以彼之所言。証之彼云。甲與己合。己日己巳時。脾引血出。甲戌時。膽引氣行。固合陰日血先氣后說矣。


然甲日己巳時居前。而脾亦可引血先出。甲戌時居后。而膽亦可引氣后行。如此。則陽日血亦可先。氣亦可后矣。


何其言之不審耶。機按。經曰榮者水谷之精氣。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以次相傳。至足厥陰。複還注手太陰。入于脈。與息數呼吸應。此經脈行度終始也。


榮氣一周于身。外至身體四肢。內至五臟六腑。無不周遍。故其五十周無陰陽晝夜之殊。與衛氣之行不同。衛者。水谷之悍氣。出于上焦。行于脈外。溫分肉。充皮膚。司開闔。不與脈同行。不與息數同應。晝但周陽于身體四肢之外。不能入五臟六腑之內。夜但周陰于五臟六腑之內。不能出身體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與榮大會于肺手太陰也。


榮衛之行。各有常度如此。而謂陽日氣先血后。陰日氣后血先。不自知其亂經旨也大矣。


豈可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哉。


(難經言。榮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上下。由息而動。巢元方謂氣行則血行。氣住則血住。似皆未達榮衛異行之旨也。

 

或曰。指微賦言。養子時刻注穴者。謂逐時干旺氣。注臟腑井滎之法也。


每一時辰相生養子出竅陰穴為井。(木氣)


流至小腸為滎。(火氣)


過前谷穴。注至胃為俞。(土氣)


過陷谷穴並過本原丘墟穴。行至大腸為經。(金氣)


過陽溪穴。入于膀胱為合。(水氣)


入委中穴而終。是甲戌時。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時辰。流注五穴畢也。


與七韻中所說。亦相通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7:53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曰。榮衛晝夜各五十度周于身。皆有常度。無太過。無不及。此平人也。


為邪所中。則或速時。膽出竅陰。丙子時。流于小腸前谷。戊寅時。流于胃合谷。並過本原丘墟。庚辰時。行于大腸陽溪。壬午時。入于膀胱委中。再遇甲申時。注于三焦。六穴帶本原。共十二穴。是一日一夜。氣但周于此數穴也。


且五臟五腑十經。井滎俞經合。每一穴占一時。獨三焦六穴占一時。包絡五穴占一時。而賦乃言甲戌一時。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時。流注五穴畢。與韻中所語大不相合。賦與韻出于一人。何其言之


牾若是。不知不善于措辭耶。不知賦韻兩不相通耶。賦注又言。晝夜十二時。血氣行過六十俞穴。考其針刺定時晝夜周環六十首圖。


乃知一時辰相生養子五度之說矣。


假如甲日甲戌時。甲。陽木也。


故膽始竅陰木。木生前谷火。火生陷谷土。過丘墟原。土生陽溪金。金生委中水。再遇甲申時。注于三焦關沖、液門、中渚、陽池、支溝、天井六穴。不特甲戌時為然。一日之中。凡遇甲時。皆如甲戌時所注之穴也。


又如乙日乙酉時。乙。陰木也。


故肝始大敦木。木生少府火。火生太白土。土生經渠金。金生陰陵水。再遇乙未時。注于包絡中沖、勞宮、大陵、間使、曲澤五穴。不特乙日乙酉時為然。一日之中。凡遇乙時。皆如乙酉時所注之穴也。


所注皆在本日本時本經。注于井穴。以后時辰。不注井穴。以前時辰。如癸日癸亥時。主腎注于井。次至甲子時。膽經所注。一如甲日甲戌時所注之穴也。


次至乙丑時。肝經所注。一如乙日乙酉時所注之穴也。


次至丙寅時。小腸所注。一如丙日丙申時所注之穴也。


舉此為例。余可類推。此所謂晝夜十二時。


猶豫而不決也。


雖然。二說俱與素難不合。無用其法。猶辨論之不置者。將使讀者不待思索。一覽即解其意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8:11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問曰。保命全形論所言刺法。古聖傳心之要典也。


今之針士。略無一言以及之。何耶。


曰。古語微奧。必須沉潛玩味。乃能深契。今人喜簡厭繁。但求熟于歌賦。其于聖經。視為虛。必先治神。(專其精神。不妄動亂。刺之真要。其在茲乎。


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后乃存針。(先定五臟之脈。備循九候之診。而有太過不及者。然后乃存意于用針之法。)


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眾脈謂七診之脈。眾凶謂五臟相乘。外內相得。言形氣相得也。


無以形先。言不以己形之盛衰寒溫。料病患之形氣。使同于己。)


可玩往來。乃施于人。(玩謂玩弄。言精熟也。


經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其類也。

 

人有虛實。


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間不容


(人之虛實。非其遠近而有之。蓋由氣血一時之盈縮耳。然其未發。則如云垂而視之可久。至其發也。


則如電滅而指所不及。遲速之殊。


有如此矣。

 

。音舜。太素作

 

手動若務。針耀而勻。(手動用針。心如專務于一事。


針耀而勻。謂針形圓淨。上下勻平也。


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冥冥。言血氣變化之不可見也。


故靜意視息。以義斟酌。觀所調適經脈之變易耳。雖且針下用意精微。而測量之。猶不知變易形容誰為其象也。


○新校正云。觀其冥冥者。形容榮衛之不形于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觀其冥冥。)


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烏烏嘆其氣至。稷稷嗟其已應。言所針之得失。如從空中見飛鳥之往來。豈複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見經脈盈虛而為信。亦不知其誰之所召遣耳。)


伏如橫弩。起如發機。(血氣之未應。針則伏如橫弩之安靜。其應針也。


則起如機發之迅疾。)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言血氣既伏如橫弩。起如發機。然其虛實。豈留呼而可為準定耶。虛實之形。何如而約之。)


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8:32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針下寒。乃去針也。


言要以氣至有效而為約。不必守息數而為定法。)

 


經氣已至。慎守勿失。(勿變更也。


無變法而失經氣也。


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于眾物。(深淺在志。知病之內外也。


遠近如一。深淺其候等也。


如臨深淵。不敢墮也。


手如握虎。欲其壯也。


神無營于眾物。靜志觀病患無左右視也。


問曰。靈樞第一篇。針之大經大法。不可不讀也。


其中義有不可曉者。奈何。


曰。此上古之書。傳寫已久。其中多有缺誤。但當通其所可通。缺其所可疑也。


岐伯曰。


小針。(守人之血氣有余不足。可補寫也。

 

神乎神。客在門。(神客者。正邪共會也。


神正氣客。邪氣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


未睹其疾。惡知其原。(先知邪正。何經之疾。然后乃知所取之處也。

 

刺之微。在速遲。(徐疾之意也)


粗守關。(守四肢而不知血氣邪正之往來也)


上守機。(知守氣也)


機之動。不離其空。(知氣之虛實。用針之疾徐也。

 

空中之機。清靜而也)


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言氣易失也)


不知機道。叩之不發。(言不知補寫之意。血氣已盡。邪氣不下也。


知其往來。(知氣之逆順盛虛也)


要與之期。(知氣之可取之時也)


粗之暗乎。


(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


妙哉。


工獨有之。(盡知針意也)


往者為逆。(言氣之虛小。


小者。逆也。

 

來者為順。(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

 

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言知所取之處也)


迎而奪之。(寫也)


惡得無虛。追而濟之。(補也)


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虛則實之。(言氣口虛而當補也)


滿則寫之。(言氣口盛而當寫也○針解曰。氣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


氣實乃熱也。


滿而寫之者。針下寒也。


氣虛亦寒也。

 

宛陳則除之。(去血脈也)


邪勝則虛之。(言諸經有盛者。皆寫其邪也。


○針解曰。出針勿按穴。俞且開。故得經虛。邪氣發泄也。


徐而疾則實。(言徐內而疾出也。


○針解曰。徐出。謂得經氣已久。乃出之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8:49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按謂針出穴已疾。速按之。則真氣不泄。經脈氣全。故實。)


疾而徐則虛。(言疾內而徐出也。


○針解曰。疾出。謂針入穴已至于經脈。則疾出之。徐按。謂針出穴已徐緩。按之則邪氣得泄。精氣複間。故虛。)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


○針解曰。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


寒溫謂經脈陰陽之氣。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言其冥昧不可即而知也。


不可即知。故若無。慧然神悟。故若有也。

 

察后與先。若亡若存。(言氣之虛實。補寫之先后也。


察其氣之以下與常存也。

 

為虛與實。(針解曰。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言補則秘然若有得。寫則恍然若有失也。


○針解曰。若得失者。離其法也。


妄為補寫。離亂大經。誤補實者。轉令若得。誤寫虛者。轉令若失也。


○難經曰。


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氣來實牢濡虛。以隨濟迎奪而為得失也。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謂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


言虛與實。若得若失。謂補者秘然。若有得也。


寫者恍然。若有失也。


得失有無。義實相同。故交舉而互言之。)


虛實之要。


九針最妙。(針解曰。為其各有所宜也。


熱在頭身。宜


針。肉分氣滿。宜員針。脈氣虛少。宜


針。寫熱出血。發泄痼病。宜鋒針。破癰腫。出膿血。宜鈹針。調陰陽。去暴痺。宜利員針。刺治經絡中痛痺。宜毫針。痺深居骨解腰脊節湊之間者。宜長針。虛風舍于骨解皮膚之間者。宜大針。此謂各有所宜也。

 

補寫之時。(與氣開闔相合也。


氣當時刻謂之開。已過未至謂之闔)


以針為之。(九針各不同形。長短鋒穎不等。或補或寫。宜隨其療而用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9:04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機按。此節示人當知圓機活法。不可守經無權。與夫邪正之所當別。虛實之所當知。補寫之所當審。皆針家之要務。學人不可不熟讀也。

 

寫曰必持納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針。邪氣得寫。按而引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


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者。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輸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機按。上節文義不相蒙。恐有脫誤。且針解篇亦置之不釋。可見非錯簡則衍文。)


問曰。靈樞首篇。多有脫誤。既聞命矣。


其中云。懸陽兩衛。亦有義乎否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9:19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曰。此節文義。亦不甚瑩。今姑隨文釋義。以俟明哲正焉。


懸者。懸遠也。


謂皮膚浮淺之氣衛之陰。故曰兩衛。總而言之。懸陽兩衛。同一氣也。


分而言之。皮膚者為懸陽。肌肉者為衛之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滎俞。病在陽之陽者。刺陽之合。病在陽之陰者。刺陰之經。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是也。


神屬勿去者。正氣猶相附屬也。


經曰。身居靜處。占神往來。又曰。入臟者死。以神去也。


存亡者。死生也。


血脈在


橫居者。


言邪入血脈。注于穴


則橫逆也。


經曰。血氣揚溢是也。


澄者。靜而明也。


經曰。沉而留止。又曰。病深專者。刺大臟是也。


堅者。強而急也。


經曰。察其脈之緩急。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是也。


蓋謂工之用針。當知氣之邪正。病之生死也。


初則淺之。以候皮膚之氣。次則深之。以候肌肉之氣。又次則深之。以候筋骨之氣。若邪雖內舍。而神猶附屬者。則病尚可以生也。


或邪入血脈。注于經


而橫逆者。則神將去矣。


邪之橫逆。審而視之。則淵澄而可見。切而按之。則勁急而可辨。用針之際。豈可不謹候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23:29:35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中


問曰。迎而奪之。惡得無虛。隨而濟之。惡得無實。然古今所論迎隨之義。及所用迎隨之法。各各不同。愿發明之。


曰。素難所論。刺法之正也。


今醫所傳。無稽之言也。


不求諸古而師諸今。所謂下喬木。入矣。


岐伯曰。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言邪之將發也。


先迎而亟奪之。無令邪布。故曰。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又曰。方其來也。


必按而止之。此皆迎而奪之。不使其傳經而走絡也。


仲景曰。太陽病。頭痛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刺瘧論曰。瘧方欲熱。刺跗上動脈。開其孔。出其血。立寒。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則先奪其便道。斷其來路。則賊失其所利。惡得不虛。而流毒移害。于此而可免矣。


隨而濟之。惡得無實。言邪之已過也。


隨后以濟助之。無令氣忤。故曰。視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之。而刺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謂但通經脈。使其和利。


抑按虛絡。令其氣致。又曰。太陰瘧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言其衰即取之也。


此皆隨而濟之。因其邪過經虛而氣或滯郁也。


經曰。刺微者。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于不足。神氣乃得。(按摩其病處。手不釋散。著針于病處。亦不推之。使其人神氣內朝于針。移其人神氣令自充足。則微病自去。神氣複常。)


岐伯曰。補必用員。員者行也。


行者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2:54 | 只看該作者

6.膻中


一穴,一作,一名元兒。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任脈氣所發。


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如塞。


可灸七七壯。


今附:療膈氣,嘔吐涎沫,婦人乳汁少。


其穴禁不可針,不幸令人夭折。


慎豬、魚、酒、面物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3:09 | 只看該作者

7.中庭


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脈氣所發。


治胸脅支滿,噎塞,食飲不下,嘔吐食還出。


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3:22 | 只看該作者

三膺部第二行


左右凡一十二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3:35 | 只看該作者

1.府


二穴在巨骨下,璇璣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


治咳逆上喘,嘔吐胸滿,不得飲食。


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4:16 | 只看該作者

2.或中


二穴在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


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飲。


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4:34 | 只看該作者

3.神藏


二穴在或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


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嗜食。


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4:52 | 只看該作者

4.靈墟


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


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


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5:48 | 只看該作者

5.神封


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


治胸滿不得息,咳逆,乳癰,洒淅惡寒。


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17:47:41 | 只看該作者

6.步郎


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


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


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3:19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